第四十五章 真相终大白 承诺必兑现-第8/9页





        从朱立兰的所作所为中,也让郭茂财感受到这里的人很实在,这更坚定了他支持徐天宇的决心和信心,可支持徐天宇什么、怎么支持的问题还在困扰着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郭茂财虽然吃着徐天宇亲手做的菜,感觉到了从未吃过的那种味道,远超过山珍海味,是名副其实美味佳肴,但他思考最多的还是如何支持徐天宇的问题,给钱他不要,给物没有用,支持徐天宇创业应该是正道。于是他问道:“老弟,你这可有什么合适的创业项目,我支持你搞起来,或许对村民增加收入有帮助呢。”

        徐天宇一听也是来了精神,赶忙如数家珍地说:“这里除了没有矿产资源,其他资源应有尽有,比如旅游资源,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畜牧养殖业,中草药种植业,林木加工业等,还有我最近从村民手里得到了秘方,像立兰婶家祖传的花生系列食品加工秘方,还有李长生爷爷家的调料秘方,都是可以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进行深加工的好项目,今天做菜时就放了秘制调料,不知老兄觉得怎么样?”

        “不错,很不错,这些菜吃起来都非常爽口,让人越吃越想吃,吃了还想吃,我要不是胃肠消化不良,也是很难刹车的。”郭茂财赞不绝口地说。

        但是,郭茂财正说着,又突然停了下来,思考一会儿接着说,“不过,调料虽好,但要开发生产,在你们这个村子里估计不行,就是厂子办起来了,也会困难重重,还有老弟刚才说的那些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的项目,都存在同样的困难,就是这里的基础条件太差,特别是道路,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大路,货物进不来出不去的,根本不具备开办工厂的条件。我原来干过工厂,我知道要想把工厂办好,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缺一不可,而目前的瑞福村,只有天时人和,缺少地利,所以办厂肯定会有很多困难的。”

        “老兄觉得这里应该开发什么,怎样开发才有成功的希望呢?”徐天宇一时有些迷茫地说,他此时的心已经凉了半截,估计再找别的投资商来考察后,会给出同样的说辞。

        “我刚才也是实话实说,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绝不模棱两可。我这次来瑞福村考察,就是想在这投资的,这是已经决定了的,不会改变的。”郭茂财诚恳地说,“通过上午看了一圈之后,我一直在想,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原生态环境保护得又这么好,搞乡村旅游开发应该是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郭茂财说着,又停下来喝口酒吃口菜,继续说:“但是,旅游开发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认为要先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一样要打好基础。我要说的打基础,就是先集聚人气,有了人气,每天都是车水马龙的,自然就会带动相关的好多产业,比如民宿,餐饮,旅游产品等就会紧跟着发展起来。我想从两个方面打基础:一是在集聚人气上打基础。那怎么才能集聚人气,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山里人大多相信鬼神的这种信仰力量,来拉动旅游,具体地讲就是建一座神庙,再借助徐老弟高超的医术,让周边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瑞福村求医拜神,人气就会很快聚集起来。二是在项目开发上打基础。我看到你这宅院的东侧有几百亩荒地,能否给征收过来,或者先租后征,我来建设一个小型的工业园区,建成标准化厂房,再对外出租招商,再开发其他项目也就容易多了,老弟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徐天宇连连点头说:“郭兄的高见,真是让我顿开茅塞,佩服佩服。建神庙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对提升当地人气,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我也曾经想过,但考虑投资太大,回本太慢,没人愿意投资的,所以后来我就不敢再想了。建个工业园区,建好厂房,减少投资商的固定资产投资,他们的自然会愿意的,这样一来发展的基础就稳固了,我完全赞同郭总的这个建议,只是一次性基建投资太大,我怕会影响老兄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