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拟建教学楼 回乡探家人-第2/7页
忽然,前面一对老人的背影映入了徐天宇的眼帘,多像自己的爷爷奶奶啊!孙老先生的话又在耳边响起,看来自己真该回家看看了。他想到这,放眼看了看附近,正好街对面有一家大商场,他进去购买了一些物品,出来后又去旁边的银行取了钱,就上了出租车,来到了汽车站,正好有一班九点的直达客车,徐天宇二话没说就买票上车了。
徐天宇的老家在全育县城,是初元省西南山区的一个贫困县,距离豪云市两百四十多公里,坐一般公共汽车需要四个小时,现在是上午九点,中午应该能到家,不误吃午饭。他上车前买的礼物是给家里亲人每人一份的,爷爷奶奶和姥姥的相对简单些,一人一双老北京布鞋,妈妈腰肌劳损严重,腿又残疾,给她准备了中药暖腰带和带坐椅的拐杖,爸爸都快六十岁了还要出去打零工,给他准备了一套劳保工作服,只有姐姐的礼物特殊,因为姐姐是医院护士,长年穿白大褂,给她准备的是夏季短袖乳白色女士西服套裙,也让她潇洒一回。为了给家人一个惊喜,他就不给家里打电话了,直接回到家再说吧。
客车很快出发了,他坐的是依维柯,直达全育县汽车站,这样可以节省路途时间,但票价要比普通客车票价贵一倍,这要是在刚进城上大学的那几年,他是不愿这样奢侈的,但现在他已经不在乎这点小钱了。
车轮飞转,时间飞逝。客车一路向南,很快进入到山区公路,车速也减缓了不少。
徐天宇坐在最后排的车窗边,看着道路两边的风景,他慢慢闭上眼睛,思绪也随车轮旋转起来,脑海中的影像也在不停闪现。当他不经意间按下暂停键时,第一张画面是他爷爷那写满沧桑和无数故事的面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他虽已年过九旬,但那长长的睫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充满了慈祥和疼爱。
徐天宇的爷爷叫徐荣光,他和爷爷的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原因就是爷爷虽然对革命有贡献,工资又高,但对家人却过问的少,享受的待遇也不多,还时不时地把家里的钱捐出去,把一个厅级干部家庭过得还不如工薪阶层,这让徐天宇很是不能理解,他不知道怎么会是这样。
其实,徐天宇对爷爷所作所为的不理解,也是他对那个年代出生入死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人的不理解,更是对革命的志士仁人精神境界的不理解。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对金钱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已经慢慢远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思想滑坡虽然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我们也能清楚地认识到,当前的应试教育对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不重视或缺失,不能不让人担心啊!
徐天宇在心灵深处的呐喊,让他再一次想起赵婉芬老人,她虽然言语不多,但却透出一个理,就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把她和自己爷爷放在一起比较,就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的精神,这种精神也许就是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时候而被忽略掉了或是丢失了。
现在想起爷爷,应该是一种心灵感应,也许是自己在心灵上的忏悔。徐天宇突然感到一种释然,还是回家当面给爷爷认错吧!
徐天宇重新启动快进键,脑海中的电影又继续放映,一张张影像一闪而过,突然他关闭了快进键,按下了搜索键,他想看看爸爸,爸爸现在怎么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