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D5-第2/4页





        宋时得知孩子出事后,第一时间报警,受雇者在边境受到拦截,只能把孩子丢去偏远县城的垃圾场,那地方最乱,藏得住人。

        本打算躲两年再来把人带走,没想到运气不佳,先一步死在外头,原主就这么过了一辈子。

        原主的养父大约也知道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左等右等等不来人,狗怂的胆子又不敢自行处理,只能这么把人拘在垃圾场。不然,依他的性子,早就把人卖去暗门子换钱了。

        后来,事情查到邵千千身上,邵千千认罪伏法,但孩子已经找不回来了。

        在宋家庞大律师团的运作下,邵千千因偷盗绑架幼儿情节严重,被判处死刑。

        王思思拿钱走人,寻找下家。

        宋时流连花丛的同时,继续派人找他不知道流落何方,甚至很有可能已经夭折的女儿。

        事情的前因后果大致就是这样,方立安也在佣人和二伯母的八卦中拼凑出了背后的真相。

        作为一个冷漠无情的吃瓜群众,方立安奇异地觉得,三个成年人里,只有宋时这根烂黄瓜才是最无辜的。

        明码标价的钱色交易不值得提倡,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职业操守总该有的。

        明知道自己扮演什么角色,还去搞什么争风吃醋?

        差评!

        方立安替原主和那个未曾出世的胎儿可惜了五分钟,然后就全心全意投入到豪门世家的奢华生活中去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更何况是宋家这种财阀。

        钱多,孩子也多。

        方立安呆了没多久就察觉到平静假象下的汹涌暗流,比她以前混过的豪门可怕一百倍。可见人口少有人口少的好处,子孙满堂有子孙满堂的烦恼。

        大约是身份自带的天然优势,大伯家的几个婚生子女最有底气,优越感也最强。

        虽然大伯和大伯母离婚了,但是大伯母的娘家汤氏始终是大伯母几个孩子的外家。有这层关系在,便是二伯家的三个孩子也比不上他们。谁叫在大家眼中,二伯母只是个戏子出身。

        除了身份,他们还有年龄上的优势,像大伯家的老大宋书承,宋家的长房长孙,刚二十岁,大学还没毕业就进入宋氏做事。下头紧跟着的就是大姐、二哥、二姐、三哥……

        等下面几个小的长成,他们对宋氏即便说不上完全把控,但也肯定各有各的势力。

        相比较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大伯母的几个孩子对几个堂弟堂妹更为和善。因此,大伯家两个小的在宋家几乎是最弱势的群体。

        宋时家的几个虽然全是私生子,但因为宋时坚持不婚,也就不存在婚生私生的对比。再加上宋时是个有本事的,不但有自己的公司,在宋氏的地位也不低,因此,宋家书字辈的第一梯队,对三叔家一串私生子比对二叔家的三个还要好那么一点,天天拉着他们表演兄友弟恭,团结友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