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21章



在古代,  想对付一个内宅女人,办法多到数不胜数,最简单最直接最粗暴的就是毁了她的名声。

        受迫于封建礼教的束缚,  名声有损的女人是不可能有好下场的,  有那家法严苛的家族,为了自身的清誉和荣光,说不定会直接把人浸猪笼沉塘。

        有道是“造谣一张嘴,  辟谣跑断腿”,  想澄清也不是什么容易事。

        方立安不觉得这个法子卑鄙,端看是对付什么人了,  对于这位罗大小姐,最多算以暴制暴。

        当然,  散布谣言也不是多容易的事,  说它简单也只是相对其他复杂手段来说的。

        如果想对付谁就散布谁的谣言,那么打击报复做坏事的成本也太小了。谁在背地里使坏,人家不会调查吗?风过留痕,  总能顺藤摸瓜找到源头。

        所以,  散布谣言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把自己摘出来,大约就是化妆、变声、换装……简而言之,  就是不要让人家抓到她这个祸头子。

        其次,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谣言这种东西,如果假的离谱,  谁会相信?这就要求造谣者必须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  贴近实际,  说的半真半假,  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以假乱真。

        涉及到谣言的内容,需要做的就多了。

        方立安换了衣裳,化了妆,雇了几个小乞丐,花了个把月的时间盯着侯府的侧门、角门。又使银子从粗使婆子嘴里得知武定侯府的大致情况,无须多么细致,大概就是通判家的小姐在侯府的序齿,她订婚的对象是哪家少爷等等。

        鉴于在老百姓眼中,凡是跟官沾边的都不好惹。所以,造谣一事,还得方立安亲自出马。

        大夏天的,烧饼铺只大清早趁早凉的时候开张,卖百来块烧饼,不到中午就关门歇业,下午出去造谣。

        她本就长得糙,出门前,把皮肤画的黄一点、黑一点,细节方面再修饰一下,看起来就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人。

        京城一百二十八坊,除了武定侯府所在的荣华坊和官府办公区,方立安找着人流量大的地方,挨个哭诉了一遍,尤其是平康坊。

        平康坊是什么地方?

        京城最最著名的红灯区。

        平康坊什么人最多?

        达官贵人以及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

        本朝没有官员不准**的规定,是以,在秦楼楚馆找两个红粉知己载歌载舞、浅斟低酌,那都是半官方的活动。

        方立安觉得在这个地方“造谣惑众”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因着平康坊入夜后才最热闹的特殊性,她还特意找了个借口安排狗蛋去同窗家住了一宿,自己在烟花之地浪了一夜。当晚,挑了个性子棉柔话不多的小姐姐,喝了一宿的花酒,很是开了眼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