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选器-第3/4页
果然,和想像差很远,这些知识是书本上欠缺的。
楚峰大蹙眉头,仔细察看各类火绳枪,以五年军科的学识,很快发现它最糟糕的结症--气密性不良。
由于火绳枪在激烈战斗中,黑火yao的残留物,没时间清除,为了不妨碍射击,解决的办法唯有使用较小的弹丸,弹丸和枪管之间的缝隙,大概在两毫米左右范围内,游隙保证了滑膛枪前装弹的便利、射击的顺畅,但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命中率,难怪张江泉说十中其四,这么大的游隙,子弹几乎是喝醉了酒似的出膛,就看前方哪个敌人更倒霉而已。
擎电铳尤其如此,受当代工艺技术限制,使它的子铳无法与枪管做到严丝合缝,大大影响了铅弹的初速度,又兼顾了射程短这么个弊端,简直是鸡肋。
楚峰无奈道:“五轮也足够了,明军僝弱,基本用不着开第五枪就崩溃,看看以后有什么方法再改进吧。”
张江泉急道:“可若面对金国......”
楚峰笑了笑,张江泉不愧边兵出身,时刻不忘与强敌做比对,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有此心态是个好事。“我们暂时用不着对付金国,如果保不住福宁州,身后事不说也罢。”
“咳,少爷教训得是。”张江泉讪讪住嘴。是啊,边境生活远离自己好久了,干嘛还放不下?!
“射程最远的火绳枪又是什么?”黑火yao的残渣,始终是个硬伤,装弹快慢且不说,楚峰觉得,首先得想办法拒敌与一百米之外,打击范围越远,才能多开几枪,多消耗几个敌人。
张江泉指指一根两米多长的火绳枪:“是战防炮,枪口宽15毫,重26斤,射程180步,战时需要两人操作。”
嚯,射程足有七个标准篮球场长度,都成狙击枪了,可惜的是过于笨重,野战不好使,果然称呼为‘炮’比较合适。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武器,楚峰郁闷了。“射程远的火枪,非得越长越好吗,能否将战防炮做得轻便点,配给单兵使用?”
“要减轻重量,势必要锯短枪管,损失射程,那战防炮就不是战防炮了,倒不如干脆用鲁密铳。这可不是小老儿胡掐的,戚继光有云:夫透重铠之利在腹长,腹长则火器不泄,送出势远而有力。”
楚峰点点头,也是,这些火器都经过古人千百次实战,试用多年得到的最佳成型品,没什么可改良的空间,你说红夷大炮,整长三米,若锯掉一半炮管,它还能打两公里远吗?那不成威远炮了?
也许是自己接触了太多现代化军械的缘故,贪心不足吧,黑火yao和无烟火yao,滑膛枪和线膛枪,差距终不可以道里计。“长度不减也罢,这些火绳枪做工粗糙,应该有改良空间,比如做薄些管壁,铳床使用轻一点的木头,尽量使它们的总体重量减轻下来。”
“少爷,各地铸件,多有气泡、砂眼、杂物,构造无法精细,反正我当服役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几把精良火器。”
“也并非造不出来少爷。”话音刚落,门外便走进一三、四人,正是苏则悦领着一群铁匠、军匠快步赶来,而开口说话的,不是苏则悦,却是身后的一名匠户。
“小人等参见少爷。”除苏则悦以外,众人按上下礼节,叩见楚峰。
“都起来吧,刚才谁说可以造?”
“是小人。”一位三十几岁的大叔,声如洪钟,身材扎实,很豁达的样子。
楚峰上下打量一番:“你叫什么名字,原是做什么的?”
“小的冯九伦,祖辈世代务农,小的不甘埋没,便挑了铁匠这门手艺活儿,当学徒四年,谁料时值南京军匠大量出逃,便被错勾去了军户,因此小的对冶炼和制造军器,都略懂一二。”冯九伦忐忑不安,内心并不如他的外形那般放得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