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到达



一号大巴车中,宁思齐拿着大喇叭,按着他自己的节奏讲解着新的理论。

这次的讲解,完全是按照他的节奏来的,至于师生们能不能听懂,他没有考虑。

在他看来,就算他放慢节奏,能够全部听懂的也是少数。

整个理论想理解透,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

随着宁思齐的讲解,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过去了半个小时。

车队已经来到了塔木戈壁的边缘,大巴车已经开上了前往航天中心的公路。

可现在,绝大多数师生们没心思观看塔木戈壁的风景,一门心思的听着宁思齐的讲解。

师生们遇到不懂或者有新的想法的时候,连忙记在了纸上。

这些师生们,相对来说都是中州理工大学精英中的精英,不然这次也拿不到前往塔木戈壁航天基地的名额。

只有小一部分师生是非理工科的,他们每个字都能听懂,但合在一起,完全不知道是啥意思。

他们一边羡慕能听懂的老师和学生,一边欣赏着塔木戈壁的风景。

一号大巴车中,刁安国看着宁思齐,越听越兴奋。

一开始他还担心宁思齐稍有夸张,可听着听着,他知道宁思齐说的还非常的保守。

这理论……

简直就是竖起来物理学的又一座大厦。

他真的太意外了。

学校出现宁思齐四人就让他兴奋了,现在又出现齐思宁这样“妖孽”的学生。

提出NQ-超导体的构想,主持完成了NQ-超导体的研制,现在直接开辟了物理学新的领域。

这简直逆天了。

要知道,齐思宁还是一名大一的学生。

他羡慕的看了吴青红院士一眼,什么样的运气才能收到这样的学生!

真羡慕!

吴青红注意到了刁安国羡慕的眼神。

不得不说,她能做齐思宁的老师,是她的运气。

说实话,宁思齐开始讲解的“新想法”,她的学生齐思宁和她讨论过,她和齐思宁的结论一样,“新想法”对常温超导材料是有帮助的,但不会太大。

可同样的“新想法”到了宁思齐手中,就被拓展成了理论,而且还是开辟物理学新领域的大理论。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她和齐思宁的视野具有局限性,只考虑到了常温超导材料,最多是材料领域的问题。

可宁思齐不同,掌握的知识更全面,视野也更加的宽广。

这也让她明白,那怕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去看,结论也不经相同。

不过她真的佩服宁思齐,不是说佩服他的学识,或者他的科研能力。

而是佩服宁思齐的为人。

开辟物理学新的领域啊!多大的诱惑。

虽说齐思宁的“新想法”是这个理论的基础,但毕竟不是,要是宁思齐心一狠,将这理论占为己有,谁都没办法。

可宁思齐没有这么做,讲解的开篇就说了,这个理论的原创者是她的学生齐思宁。

顺带着还提了她的名字,想想,宁思齐讲解的视频将会有多少人观看。

毫不夸张的说,这段讲解视频会永远的保存下去。

其结果……

这样的名谁不想要。

她看向坐在宁思齐旁边的齐思宁,她为齐思宁能够遇到宁思齐感到高兴。

齐思宁一抬头,看见了老师吴青红看着她,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就像心中的小秘密被人知道了一样。

她对常温超导材料的“新想法”真的只是挣对常温超导材料的,她没想那么多。

那知道到了宁思齐的手中,竟然成了开辟物理学新领域的理论基础。

这是她没想到的。

最为关键的是,宁思齐讲解开始就说明了,这理论的原创者是她,她听着总觉得有些不对。

听着听着他就明白了。

她的“新想法”,只是开启这个理论的钥匙,真正创建这个理论的是宁思齐,而不是她。

但宁思齐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反驳,只能找机会说清楚了。

……

车队行驶在塔木戈壁的公路上,而离公路不远的地方就是铁路。

时不时的,就有一列载满货物重型火车驶过。

可车队中的师生们丝毫不受影响,依然认真的听着宁思齐的讲解。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半,车队缓缓地驶进了位于塔木戈壁中心,临近塔心湖而建的航天中心。

航天中心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集多种功能为一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