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算力限制了发展



  刁安国点点头,“是的,那个期刊已经停刊几十年了,‘宇宙’这个名字更能体现我们期刊的期望。”



  宁思齐连《宇宙》期刊有过都知道,这让他有些意外。



  至于为何取名“宇宙”,和“火星开发计划”有点关系。



  自从两百多所高校的师生不断的加入“火星开发计划”,相关的论文层出不穷, 而这些论文涉及的面特别的广。



  想来想去,他觉得“宇宙”这两个字最为合适。



  吕子侠一边开车,一边说:“宇宙这个名字好,国外那些期刊不让发就算了,我们还不稀罕了,看着吧!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现在不让发, 以后求着发都不会搭理的。



  随着元宇宙的出现和算力的不断增加, 国内的科学技术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国外那些期刊不让上刊, 将会错失这次科学技术的爆发,其期刊将会失去前沿论文。



  其结果可想而知。



  王建华点点头,“这次是一次机会,我们可以用《宇宙》这个期刊,以点破面,拿回学术理论的话语权。”



  “我就是这么想的。”刁安国笑着说。



  聊着聊着,几人不自觉的聊到了黄俊。



  刁安国很欣慰的说:“黄俊是我,是中州理工大学的骄傲……一心一意为了员工着想,共同富裕啊!我都不敢想的,他却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



  将公司绝大多数利润分给了员工,放在今天有几个人能做到。



  他看向宁思齐四人,“你们要多多照顾黄俊,不能让他被欺负了。”



  这次黄俊全面进军代工厂,肯定会得罪一大批既得利益者。



  说实话,他现在有点担心黄俊的人身安全。



  王建华笑了笑,对刁安国说:“校长!您放心,我们会全力支持黄俊,各种情况我们都会考虑到的, 再说, 以校长的地位,说几句话,没人敢动黄俊的。”



  刁安国笑了笑,“小王,你太看的起我了……不管有没有用,我都会全力支持黄俊,让他免受外界的打扰。”



  他希望黄俊能成功。



  一旦成功,将会改变千千万万打工人的命运,那样离实现共同富裕就更进一步了。



  想着想着,他想到了黄俊提到的智能工厂。



  “那个,你们觉得智能工厂能够实现吗?多长时间能够实现?”



  智能工厂,无人化,或者需要很少的人。



  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想一想,既让人激动,又让人担忧。



  李博文点点头,笑着说:“智能工厂是能够实现的,至于时间的话,短则两叁年,长则五六年的样子。”



  现在很多工厂很多环节已经实现了自动化。



  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这个过程将会持续几十年, 甚至是上百年。



  但元宇宙出现后,再加上即将建造的太空超算集群。



  元宇宙加几乎无限的算力,智能工厂发展过程将会被大幅度的压缩。



  “这么快!”刁安国和胡大山惊讶的喊。



  这是不是太快了些。



  “是的!”李博文说。



  王建华看着刁安国和胡大山说:“学校社科学院应该要好好研究一下元宇宙、太空超算集群等等这些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为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做好准备,做好相关配套政策。”



  随着元宇宙的完善、“火星开发计划”的推进。



  新生的科学技术会大幅度的,甚至是爆发式的提高生产力。



  对人民、对国家,甚至是对整个人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吕子侠笑着说:“智能工厂出来后,那些工人怎么办?智能工厂的产出怎么分配?这都是问题啊!”



  智能工厂出来后,特别是短时间内出现,将会带来众多的问题。



  “还有地外农场项目组的太空农场项目,要是实现了,好家伙,想要多少粮食就能有多少,到那时,这些粮食怎么分配?地球上还要不要种粮食了?”



  “不会这么快吧!”刁安国和胡大山两人再次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