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逃离深山



        中央山脉靠近原大宋帝国的毗邻区域被大宋人称为外山北,有一条大河叫托托河向北流经大宋帝国,把大宋分为东西两部分最后注入北海。托托河有一条最大的支流名曰同福江,其上游有一山叫作寒山,此山壁立江边,拔江而起,高耸兀立,悬崖磷峋;伫立崖边向北眺望,天宽地阔,大气磅薄;远看,大江浩荡北去,渔船点点,近处,无垠沙洲如茵,绿意盎然;俯视壁下,绿波荡漾,江碧峰青,山中经常飘渺氤氲如烟云一般,满山的树林,颇如少女的秀发,随风拂动,令人留连望返。山下是一座小城,望月城,此城无城墙,临山傍水而建,原为大宋管辖,现归大楚管制,人口百万。

        一日有两男三女来到望月城,其中一女子容貌绝丽,二八年华看上去眼神混沌不甚机敏,身边跟一丫鬟样貌清丽衣着朴素。这几人正是与萧易水失去音讯将近一年的沐家一众人等。

        易水河惊变当日,地动山摇洪水滔天,山川巨变,云林峰下沉,山谷中到处是洪水肆虐,萧易水被水龙击中不知所踪,沐寒烟连同沐家一众人等以及车辆被洪水冲进了一处山坳,萧两名家丁因为保护沐家人当场身亡,萧易水的爷爷年老体衰,又不见了萧易水,不久便离世,仅剩沐老爷夫妇、沐寒烟、丫鬟翠儿以及两名名家丁共六人。沐老爷也在惊变中受伤,几人收拾了一些衣物钱粮以及一匹受伤的马匹,在山坳中居住了两个多月,眼看粮食将尽,萧易水又不知所踪,沐老爷伤势好转后决定离开此地,但是却发现经过灾变之后,山中道路早已断绝,山中经常有山石滚落,几人沿着断断续续的山路艰难前行,时有野兽突袭,几人都合力驱赶,但是依然有一位家丁被野兽所伤  ,几日后身亡。虽然危险重重,几人还是决定继续前行。

        一日几人正在山路前行,突然从山间转出一行人来,为首一老者头发稀疏,髭须花白,青衫皮靴,腰悬一个金色的大葫芦,其余几人头戴皂巾,一身黑衣,个个腰悬武器。沐老爷大惊以为遇到强盗,战战兢兢。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行老者见几人惊恐,点头微笑,示意并无恶意,沐老爷方放下心来拱手致意。有一女子,从那几人中走来,向沐老爷打听,几个月以来山中有没有什么异象出现。沐老爷也不敢隐瞒就把当日发生灾变大致说了一遍,并告知了大概方向,女子感谢转身告辞,但是当看到沐寒烟时眼睛却突然一亮。女子返回去,与老者低语,老者点头,带领一行人离去。

        几人继续前行,相继又见到多队人马,好像都在打听最近出现的异象,所幸这段时间因为山中之人增多,没有太多野兽出没,几人相安无事。最终经过千辛万苦,翻越几座山头,几人才到达一个小镇,沐老爷命小翠打听此为何地,最终几人得知此地名为沁源乡,为山河郡所辖,距离此处最近的城为望月城,望月城是方圆几百里里最大的城镇,相传望月城是一神人飞升之地,她的妻子立于望月城的山顶上望月盼望其归来,长年累月坐化为石,因此被称作望月城,望月城现任城主名叫万福安。因望月城地处偏僻,道路难行,人口众多又有官兵千人镇守,楚宋战争中并未受到破坏,因此一向安宁平和。沐老爷于是决定前往望月城谋些营生,不过望月城距离此地二百多里,道路难行,途径之路有一处黑山林,经常有野兽和强盗出没,因此踌躇数日,不敢前行。有当地村民告诉沐老爷,此地经常有商队和进山采药的人路过,需等待些时日或许能汇聚一些人,可以结队前往望月城,这样相对较为完全。因此沐老爷命家丁李怀每天在村落附近留意是否有人员经过,但是此地偏僻,一连两日都不见一人。第三日头上,李怀正不耐烦,就见官道上来了十来人,一打听果然几人要前往望月城,几人中有经商的、采药的亦有来山中历练的武者,其中一人身高五尺但是却极为粗壮,年纪五十上下的老者,圆脸虎目,胡须微卷,青衫布鞋,腰挎三尺长剑,肩挑一个大箩筐,筐内装满各种草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