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易京-第2/3页





    “可难道就任由这马家子放肆不成?”

    受了自家父亲的呵斥,何家的少君不敢再执意擒拿马超,只是还是心有不甘,看着不远处的马超身影恨声说道。

    “哼,何府之内,又岂容得此子放肆。只不过为父见此子刚戾暴烈,今日之事,为防有失,才不妨暂退一步,好言应付,将其劝退。尔后之事,为父自有安排,走!陪我一同去见你妹妹。”

    “大人高见!”

    何家少君口中奉承了一句后,随即跟着自家父亲,也出了凉亭,走向了马超、何娥两人。

    此时,马超在何娥面前,绝口不提和何父的对话,他温柔地对何娥笑道:

    “我已经与汝父说好了,不久之后就会遣人前来提亲,他也已然应允,短则半年,长则一载,绝不会让你久等,但你一定要等我!”

    “这,莫不是——”何娥心中意识到了不对劲,马超也没有把话说明白,那边走来的何父已经开口。

    “孟起,今日之事,再闹下去对何、马两家都非好事,天寒地冻,还是带着家兵早日回府吧。娥儿,你也该回你的寝室去了。”

    马超闻言转首看向走来的何家父子,他点点头说道:

    “在下绝非无礼之人,这就告辞离开,只是在此之前,何公应允之事,还请莫要食言。”

    何父点点头,算是默认了。马超见状,重新看向何娥,说了一声“等我归来!”后,就转身带着家兵离开。

    何家少君一见马超抽身,立马带人护在自家妹子之前,挥手就让跟来的侍女将泪眼朦胧的何娥带回寝室。

    在何家人持械一路目送的情况下,马超和两名家兵走出了何府大门。

    重新上马的两名家兵恍若隔世,他们这一趟恍恍惚惚,在何府之中接连碰上了莫名其妙的变故,又不敢向当事人的马超询问事情原委,只能够出声问道:

    “少君,现下我等还要去哪里?”

    马超闻言看了一眼自家的家兵,沉默了一会,又看了看何府的府邸,随即催马迈动四蹄,口中说道:

    “去军营!”

    ···

    易县城下,袁军大营。

    袁绍负手站立在高耸的望楼上,望着公孙瓒军据守的易京,皱着眉头,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易京与其说是易县一座城,还不说是由重重楼橹、营垒构成的一整套防御工事。而它们如众星拱月般拱卫的,正是由公孙瓒亲自据守的“中京”。

    攻城之初,河北兵卒光是为了填平沟壑、拔除敌军布设的鹿角,就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此后的攻城,为了攻取易县外围的楼橹、营垒,袁军不得不修建冲车、轒輼车、云梯、井阑、钩挠等大量的攻城器械,然后派出步卒进行四面强攻。

    而据守楼橹、营垒、城墙的敌军抵抗也十分强烈,河北兵卒虽然屡屡攻破城橹、营垒,但在寸土必争、连日强攻的情况下,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因此,到了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之际,急于取胜的袁绍也不得不下令各部人马暂缓进攻、休养生息,转而挖掘壕沟、修筑营垒,采取消耗战术,将公孙瓒军围困起来。

    只是对于自修筑易京以来,一直力田畜牧的公孙瓒军而言,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消耗,军中也还远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且据说公孙瓒已经联络到了黑山、阎行等势力,开春后恐怕会有大批外援前来营救。

    这让袁绍这位河北雄主内心十分烦躁。

    围困的时间太久了!

    冬天已经过去,北国的气候逐渐转暖,候鸟也赶在返回家乡的途中。

    野心像蔓草一样突破湿润的土壤,悄然滋生,冬眠的万物在渐渐苏醒过后,也已经蠢蠢欲动。

    与其他两方一样,袁绍在安邑、许都等地也设有自己的细作,据他所得到的情报来看,阎行一方并没有深陷在北方胡人的混战之中,曹操更是在消灭了吕布之后,分任官吏,然后就率军拔营,离开了徐州,返回了许都。

    乱世之中,背弃盟约、趁虚而入,乃是不变的常态。难保其他两家在偃旗息鼓的情况下,看到河北大军顿兵于易京城下,不会已经悄悄将目标转到了自己的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