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败儒脊-第2/4页
除了那些被女色掏空了身子的纨绔公子哥。
而绝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多数有权有势的人,更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是声望,是人尽皆知。
而这些权贵们,则想出来一种可以为自己造势的方法,从而利用其青楼这种地方。
可是在如今的世道上,对于伤风败俗的女子,诅咒犹恐玷污了嘴,还怎么利用这种地方来彰显自己的名声呢?
原来是在这种“男女授受不亲”的世道下,士子们为了寻求刺激和抒发抑郁的情感,为了可以让自己的诗文可以广泛流传,从而提升自己的威望,就需要名妓的配合,在江南数不清的青楼中,这些花魁头牌便将一些意境与文笔不俗的诗文,在合适的场合诵读,从而得到读书人们的认可,而这些权贵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名妓的名声捧起来,越红越好。
而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楼中的花魁头牌们一变再变,到如今为止,这些沦落女子到了青楼内,攀比的除却那红粉皮囊外,更多的是心中的才华文采,如今的江南四绝之一的墨绝薛涛,便是如此的女子,她虽为风尘女子,却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利用自己的才华抒发政治情怀,抨击当代南朝男子的柔弱无骨。
而这也带起了一阵“巾帼英资”的风气,不仅是南朝女子受此熏陶,甚至连北朝傲寒的女子也同样有种“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激昂气概。
但在这重男轻女的世间,有此情怀的是多数,真正能被捧起来,真正能站起来的又是少数,而真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尘女子,才会被人们原谅她们的卑微的身世和下贱的生活,平等对待。
才华,盛名,流芳百世。“才”是先决条件,但也不一定你有才能,便会大道尽开,平步青云,故此,多数风尘女子,即便有才,也只能继续盯着卑贱身份继续苟活着,抒发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反而会被狠狠唾弃,苦不堪言。
但这青楼内,总有一些盛会,让士子们当场作诗,用来攀比和出风头,但现如今太平三十余年,两朝之间一开始还会为一寸土地争来争去,但现如今,双帝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除却边境上的两朝人民的小打小闹外,再无较大的战役发生。
正是这种“太平”,让两朝的人们逐渐安逸,而南朝大翌的皇帝独尊儒术,前三十年治国有方,但自从翌平帝闹出巫蛊之祸后,这读书人的味道就变了。
顶着读书人的身份,从寒门子弟手中花上几两银子买来不错的诗文,在某些青楼内假做冥思苦想装,后一笔抄袭而出,夺得大家的喝彩,是现如今大翌皇朝内流行的风气,人们都是看破不说破。
更有甚者,甚至在自己的府中豢养起了专为自己作诗的写手,这些人背地里被人称为是“败儒脊”,意味着败坏了读书人的脊梁。
当苏小小说出“借腹中诗书一用”之时,不少人心中有喜但面容不显,结合今夜“观月”的盛会之名,这以何为题就显得不言而喻了。
“诸位,既然今夜以‘观月’为引,那便以‘月’为题,这对月抒情,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主题,但越是常用,越是能看出赋闲之人的文才笔力,当然,圆月逃不开中秋二字,‘中秋’与‘月’皆可为题,诸位觉得小小这提议,如何?”伶绝苏小小口吐芳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