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长安古道-第2/3页





        事实果然如王显所料,一日之后,王显致仕的请求便得到批准。文书里虚文应付的,夸赞了一通王显公忠体国,清廉刚正,又惋惜一通其此番归隐,国失良才,最后体谅其衰病缠身,待其交还印信,交接政务后,准其辞官归乡。王显不过两日,就将自己的差事交接清楚,离开了刑部衙门。

        王夫人又说:“这过不了十来日就是除夕,哪有岁末赶路的道理。就算抓紧收拾,也要个五六日才能出发,到家乡,总要走个十来日,岂不是要在路上过年。就算不必等到春暖再起行,至少也该让家人再在长安城里,热热闹闹过一个上元节,再从从容容登程,这么匆匆忙忙又何必。”

        王显却不做理会,说我自有计较,此事不要延宕,抓紧起行,一味催促家人仆妇抓紧整理行装。

        王夫人见劝说不动,背着王显,直骂他人未老,先糊涂,却又拗不过他,只能吩咐家人整理东西,

        在王显一再催促下,过了三日,就收拾捆扎停当。王显似乎有一些东西不愿让外人看,自己神神秘秘地收拾了不少箱笼包袱,堆在厅上,堆得如山高,来家中的人见了,虽不言语,神色中都透露出某种艳羡或鄙薄,大约觉得这位王大人家财还真是丰厚,几年官没有白当。

        王夫人却很奇怪,不知道家中哪来的这些东西,恐怕是王显偷偷积下的,连自己也瞒着。王显还特意贴上封条,不让别人开启,连王夫人也不得动,王夫人愈发狐疑满腹,

        王夫人劝他,东西也太多了,路上不太平,万一被人劫了怎么办。王显说,放在长安更不放心,还是带着为好,这是一些重要东西,以后你自然知道有什么妙用。王夫人却想着,到了襄阳,一定要逐个拆开,看看都是何物,让王显解释一下,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

        粗苯的东西就都留在长安,留下管家和一个仆人在此看护。王显这几日除去了去衙门交割,只待在家中,终日不出门,只在家中接待了几拨前来践行之人,其他邀约,一律推阻。

        出发前一日,王显亲自指挥下人雇好头口车辆。晚间,下人与雇好的车夫将堆积如山的行李一件件搬上车,大大小小东西倒足足装了四辆车。随后王显和夫人一起,遣散了部分仆役。

        第二日五更,天还未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家人就起身收拾整理。王显夫妇与两个孩子坐了一辆较大的车,一个护卫坐到赶车的马夫身边。一位仆妇坐进另一辆有货物的车,另一个护卫坐在最后一辆车上押车。一行不过七人,倒有五辆车,闹闹穰穰,手忙脚乱地上了车,

        坊门一开,一排车辆便鱼贯而出,向城外而去。

        出城门不远,先遇到王显几位朝廷同僚,在路边设宴饯行。众人一番揖让,说了些惜别之言,祝福之语,写下几行送别诗句,饮下几杯送别之酒。王显团团一揖,与众人告辞,大家纷纷还礼,站到路边,目送一排车辆继续前行。

        ————————————————————

        这一行人迤逦向东。此时正值隆冬,天寒风紧,行在路上,一望之下,俱是萧瑟破败的景象。经这几年战乱,若说长安城表面上还维持了几许繁华,这长安城外却已难有盛世之时富足安详之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