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宁远议敌(二)-第3/3页





        洪城寿看向辽东巡抚邱民仰,邱民仰略一点头,洪城寿又看向李东亮。

        不说李东亮身为皇家禁卫军参谋长,太子近臣身份高贵,便是皇家禁卫军雄军风采,特别在皇家禁卫军清风口逼退清军的情形历历在目,给洪城寿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时洪城寿在陕西正随杨一清到清风口包围多尔衮的清军,李东亮是皇家禁卫军参谋长,所以李东亮意见对他很重要。

        洪城寿温言道:“李参谋长怎么看?”

        一时堂内目光,都聚在李东亮身上,文官谋划方略,向是大明传统,此时督师不问余者总兵,连吴三贵都不问,只问李东亮,可见皇家禁卫军的威名。

        不过谋略方面向是大明各武将短处,战场拼杀可以,让他们授计献略,拟定几个方略出来,他们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有心而无力。

        李东亮沉思,按目前的情形看,清人比历史上提早增兵了,二皇子真是神人,早在几年前在军校的一次演讲中就提到清国可能和大明的国战,双方兵力会在二十万以上。历史上松锦会战清国投入兵力二十四万,皇太极御驾亲征。嗯,确实得进军了,免得锦州被提前攻下,大军入援成为一场空谈。

        他说道:“洪督,诸位,亮以为,东虏贼计明显,就是要逼迫我师进军,以便在途中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之计,无非趁我师急行,设伏打援罢了。那又如何?只要我师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多派哨探,中伏的可能性就极少。他们来的兵多,正好会战,来的兵少,正好将计就计,挫其军心士气!”

        王鹏与杨光泽首先叫好,曹变金、王廷臣接着赞同,一干老将如刘肇基、李辅明、左光先都是点头,认为可行。这也是双方争议不下,两全其美之策。

        赵瑞龙哈哈一笑:“正是如此,参谋长之言甚合吾之心,我师不得急进,也不得畏进,但立时班师进军,那是肯定的。”

        他对洪城寿施礼道:“方才本职焦燥了一点,但也是一片公心,万望洪督师不要介怀。”

        洪城寿微笑道:“有赵郎中赞画方略,是本督之福,王师之福,本督哪会介怀?赵郎中坐。”

        两人又是一团和气,便如方才的冲突不存在一般。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