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静观其变-第4/5页
清远伯爵果然笑眯眯的不说话。盛子萧见状,也只好笑着任他们兄为弟,弟为兄的叫着。
“少帅分析得不错,毓王究竟与谁结盟,直接关乎着陛下将要处理的,是一桩家事,还是一桩国事。于我而言,家事国事我都不关心,我关心的是怎样才能让陆斯哲吃更多的苦头?”常之杰目的明确道。
“既然六叔这样说了,那就让平儿安排两个人在这里守着,我们再静观其变的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几日如何?”盛子萧垂眸一笑,暖声提议道。
眼下线索匮乏,能知道的仅是奕王和诚王两边都有人牵扯其中,却并不清楚谁才是毓王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静观其变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一众人无有异议。
看窗外景致,天色有些见晚,大家都有了打道回府的意思。
考虑盛徽澜要回宫,常之杰便将自己的马车让给了小公主,命马夫片刻不停,直往宫城赶。
盛子萧叮嘱完盛徽澜几句,便与大家一起,目送其离开。
送走了小公主,常之杰又提议去卿乐坊喝酒,清远伯爵父子一脸雀跃,盛子萧和戚平则一脸拒绝。
喝酒尽兴,最怕勉强。
常之杰相当随意的不再多说,转身上了清远伯爵的马车。盛子萧和戚平则上了自家马车。两辆马车在进城后,便沿着各自的目的地,分道独行。
就在马车快到穆王府时,戚平面色暗沉的望了望盛子萧,盛子萧似已知道他要问什么,笑道:“我原就没想过,要让他们把这件事告到父皇面前去。”
“那你为什么还大费周章的把他们带到灵通寺?”
“因为父皇不相信我,也不相信你,所以,我们需要能让父皇相信的人证。清远伯爵父子和常之杰一直远离朝廷,又不涉党争,是最佳的人证之选。”
“所以……”戚平仅是迟疑了一下,便立刻明白过来:“所以,你选的告发者,从始至终都是庆阳公主。”
盛子萧露出一个只当如此的表情:“我们做不了的事,只有她可以做。”
许是想到了盛徽澜在斋室时的不安,盛子萧心有所思的闭上了眼。
戚平似乎还有些小细节没有想明白,也垂下头,兀自思索。
……
外邦朝拜的事随着各朝使臣陆续归国算是彻底尘埃落地,鸿胪寺上至寺卿下到杂役个个皆如放大假一般,清闲自在得很。依照常之杰一贯的做派,若无要事发生,接下来的日子里想要见这位寺卿大人的面,又得去卿乐坊或是醉梦楼寻人。
一想到被同僚们笑称乐坊伶人,鸿胪寺的差役们又有些逍遥不起来。
“常六叔,你我好歹也是有官职在身的人,日日这样上唐唐姑娘这里来听曲,你的良心真不会痛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