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戚小将军-第4/5页





        “嗯,五官是比从前粗犷许多,身材也魁梧不少,好在轮廓没变,细细一看还是能认出来的。”盛子萧欣然的话刚说完,立刻又另有几个体格同样健硕的戎装士兵蜂拥至戚风身侧,异口同声道:“穆王殿下可知末将是谁?”

        盛子萧举目环观,费了些力气,才一个不错的叫出了他们的名字:“戚容、戚常、戚砚。”

        光听这几个人的名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兄弟四人。但戚府的老人都清楚,这四人非但没有血缘关系,且都还是无父无母的孤儿。都是在性命垂危之际,被戚将军一个一个捡回去的,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戚将军给了他们姓氏名字,也给了他们一个家。

        戚风年纪最长,比盛子萧还长三岁,故总爱以大哥自居,最小的戚砚则比戚平小上一岁,年龄相仿的优势让他与戚平更能玩到一块去。四人中,也属他的变化最大。

        盛子萧拍了拍戚砚结实的肩膀,眼神闪烁:“离开洛城那年,你才十三岁,你……一定吃了很多苦吧?”

        这句话问得意外的矫情,可懂的人都懂,盛子萧要问的不是戚砚,而是那个十四岁的少年。

        戚府四大家臣两两互看一眼,眼中神色复杂,最后是戚风拍拍马背,隐忍道:“殿下不是急着回宫赴宴吗?还请殿下上马。”

        对一个简单的问题避而不答,通常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人提前告诫过他们不准多言;二是问题本身即答案。两种可能皆让人心酸。

        盛子萧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口气,还没回味过来,泪已落下。

        他赶紧别过脸,深吸一口气,迅速翻身上马,临走前,他命戚风将大家带去穆王府静候陛下旨意。

        戚风领命,与戚砚共骑一匹马,带着大家奔向穆王府。

        待这队人马也走了,方有人心不甘的冷笑一声:“真没想到,今日盛宴竟有穆王的一席之地,果然是圣心难测呀。”

        “再难测,也不至于让他一个小小郡王,抢去三位五珠亲王的光彩,赵尚书太过杞人忧天了。”兵部尚书焦虎阴狠的暗示了户部尚书赵桓一下。

        户部尚书赵桓正值壮年,却总给人一种浑身无力精神懈怠的错觉,加上暗沉的五官永远死气沉沉,一对不太明显的斗鸡眼又成功压倒了这位尚书的颜值。所以,同僚们多用“木讷”“少言寡语”来形容他。

        可皇帝用人的考量与看人的眼光总是不同于常人,被同僚挤兑的“木讷”“少言寡语”恰恰是盛帝心目中理想户部尚书所应具备的品格。

        因为,一个性情沉默又不多话的人看守国家的钱袋子,总是要比一个聒噪的人更能令人踏实与放心。

        瑾贵妃率先体察到盛帝的用人标准,第一时间告知了奕王。奕王大喜,命府中谋士精密设计、层层布局,终于让这位本无出头之日的户部侍郎,从一众精兵悍将中脱颖而出,稳坐尚书之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还是提携大恩,从此之后,赵尚书对奕王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