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故友欲归-第2/7页





        一旁埋头登记出入录的小兵听到脚步声远去,猛地抬起头,口气无比羡慕:“谁要是能有平远侯一半的好运,谁就能荣归故里啰。”

        英副都指挥使似乎未听见般,立在风中,面无表情。

        平远侯崔傲,原为军中一末等将军,因元宵灯谜会上与当时还是皇后的钟太后庶弟之女一见钟情,得以鱼跃龙门,成为贵族。当时军中人人艳羡,只晓得这位末等将军从此官运鸿通。不想,几年过去,外表风光的新贵除享尽皇亲国戚该有的荣华富贵外,仕途并无多大改善。

        直到西丹在边境滋扰生事,盛帝命其为西征主帅,籍籍无名且毫无建树的四品将军直升一品军侯。后战事失利,盛帝免其一品军侯头衔以作惩罚,却又在西线第一次捷报传回洛城时,赞其前期部署得当,助力有功,封平远侯。

        运气果然不是一般的好。

        虽有人说,平远侯不过一富贵闲职,不足为羡。但盛帝允他朝堂议事,总是不同。加之这些年,平远侯处事论事中立、公正,无任何偏私康王的言行,使得盛帝对他日益器重。连诸王间每有口舌之争,盛帝都乐意先听听他的意见,再做决断。

        这个分量,早胜那些二品大员许多。

        如今康王刚被严惩,钟太后就急不可待的将他请进康寿宫,如此的不避嫌,难免不让人猜测康王的真实处境。

        英副都指挥使一边与前来换防的将领交接,一边权衡平远侯那番话的可信度。

        越是琢磨,越吃不准该不该跟奕王如实汇报。困惑中,这位尽心尽力的小舅子朝养居殿望了一眼:这个时候,陛下应已知晓平远侯进宫的事了……还是先静观其变,再做安排吧。

        盛帝今日起得有点早,魏公公略有担心。伺候盛帝用完早膳,见老皇帝脸上并无情绪,方稍稍放下心去。

        “你觉得鄢若飞如何?”折子批到一半,盛帝突发奇问。

        “鄢都指挥使得陛下重用,自然是人中翘楚。”魏公公一时没领会老皇帝问这话的用意,冠冕堂皇道。

        盛帝果然不太满意的阴了阴脸。魏公公见状,赶紧乐呵呵又道:“恕奴才多嘴一问,陛下口中的“如何”是特指哪方面?”

        盛帝这才面色转暖:“性格如何?”

        “鄢都指挥使与奴才虽共事多年,但各司其职,私下并无交集……”

        盛帝睥睨了一眼,魏公公住了嘴,垂眉聆听。

        “觉不觉得他有点木讷?”盛帝眯着眼道。

        魏公公拍了拍脑袋:“陛下不说,奴才不觉得,陛下一说……呵呵,还真如此。”

        盛帝瞪了一眼,魏公公立即止笑,再次垂眉聆听。

        “木讷但沉稳、可靠……徽澜太闹腾,实不宜再找个浮躁的驸马……你说呢?”

        “呃,呃……”魏公公恍然大悟:“陛下为了公主真真是用心良苦。只不过,鄢都指挥使的母亲乃皇后娘娘嫡亲妹妹,他的父亲又是陛下您最为看重的堂弟,若将公主赐给他,恐怕太后娘娘……  呃,奴才也是刚听说,太后娘娘天没亮就召平远侯进宫叙话。此刻,人还在康寿宫未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