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不得不虑B



        ———————人善人恶,人之本性,若遇秉性冥顽之人,有时还真只能方便行事的吧

        二一八.兄长今天……

        “我们那边坐坐,好吗?”

        事情虽不是慧能所臆之急,但在刘志略内里,确如芒刺在背,令人不得不赶紧想法有所应对才行,于是便指了指一边石滩对慧能郑重其事。

        “兄长,怎不见小六子?”

        坐下之后,慧能又注意到了不仅乖乖没来,也不见常随的小六子。可寺院门口拴着的那两匹极为熟悉的马又怎么回事......

        “哦,前几天跟管家去广州了。”

        话中,刘志略眼神似乎亮了一下,但欲言又止后,神情反是更为凝重了。

        “兄长,有什么事就直说,不用担心我。”

        慧能这时才真正醒过了神来~~显然,兄长今日状况,说明那急事一定与自己有关。

        “兄弟,记得上次相议人善人恶难教难改更人本性之时,你曾说过,佛祖若遇秉性冥顽之人,也是方便行事的吧?”

        经过半年多深入相处,刘志略更是了解慧能了——

        有些事情,你觉得异常严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在他那儿却是云淡风轻;

        有些事情,你不以为然吧,人却格外在心在意......

        此事内里之忧,如何才能叫慧能兄弟真正有所重视并听从自己安排,刘志略想了又想,便采取了绕山绕水办法。

        “是啊,

        人‘世间流浪,其性不同,所趣各异,想念非一’。

        不仅‘各依所界,坚固守持,不能舍离’,

        还常常‘谓己为实,余者为虚’。

        所以,佛祖虽是非常看重人的慈悲心怀,亦是格外强调人的宽容理解,但在面对讳疾忌医更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某类人时,也不排斥于间方便行事。”

        慧能应答之中,眼里心里却是在问,兄长今天这是哪里哪呢,好像有点儿反常啊!

        “那兄弟能不能举一两个实际例证?”

        刘志略于之当然心知肚明了,但还是执意要把话题引向更为具体。

        ~~兄长今天怎么了?

        毫无疑问,人要说的事情不但与自己有关,可能还非同小可,所以才会如此较劲吧。于是慧能想了想还是顺其所意了:

        “如佛祖‘入罗阅城乞食时’,一见提婆达兜便会刻意远避。随行阿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