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 另一个版本的上古秘密(4)-第2/4页
那年他三十多岁。
两个部族结合后,风姓氏族融入华胥氏族,教会了他们如何寻找娃娃鱼,而华胥氏族懂得如何结绳布网,他们第一次学会了如何伺养娃娃鱼。
就这样,他们这个合二为一的大部落就成为附近强大的部落,也就是后来的轩辕一族。
女娲去世后,他们为了纪念她,就在吃饭用的陶器上,想刻个图腾,大家拿不定主意是刻一条蛇呢还是娃娃鱼,后来他们干脆将娃娃鱼的身子拉长,头变小,往蛇的特征上靠。
最后的图腾样子是四足、扁平尾巴、身子细长,也就是龙的原形。
这个时候,世界上还没有龙这样一种动物。
后来有人族智者再离世时,他们把刻有图腾的陶器直接陪葬,并有风师向导抓住那人的灵魂,封在那个陶器之中,经常来祭拜怀念。
这些死去的智者中只有两个人的陶器是没有埋在地下的,那便是象征伏羲的凤和象征女娲的龙。
伏羲氏族的整个后代,都在祭拜龙和凤。
过了100多年后,他们再祭拜的时候,那龙凤竟有了形影,也就是说,它们从一个虚幻的图腾,变成了一个有灵性的灵体。
又过了几百年,那埋于地下的都变成了龙和凤,不过只有灵体没有**,而摆在地上祭拜的,竟然从里面先后飞出两只动物,就是后来的龙和凤。
因为祭拜和怀念他们的意念力的强大,外面的龙和凤,由灵体变成了实体。
当一个灵物身上存在的灵力太多时,他通过一定的办法,能将能量转化为实体。
龙和凤,都是无性繁育,他们的食物是人们的信念意识的力量,靠灵力存活。
周朝以后,人们大多祭拜龙为主,很少祭拜凤。
凤的灵力受损而几乎没有什么补充,最后在汉代的时后绝迹。
有人说,凤凰之中雄为凤,雌为凰,其实凤凰代表的是伏羲,怎么可能有母的呢?
人们一直在祭拜龙,所以龙一直都存在。
到了民国时,祭拜龙的人大量减少,再加上科学思维的引入,人们对龙的存在表示怀疑,龙没有吃的就开始死亡。
所以,如果有龙从天上掉下来,是从民国之后开始的。
当初没有龙和凤时,人们为了祭祀,他们都跪在那个巨大的陶鼎面前。
那个鼎上面雕刻有龙凤的样子,他们都跪在那儿进行祭拜,祈祷祈求。
最早的龙凤,只是一个符号而已,但是,只要是符号,就是一种信息的传达载体。
当无数人都在持续不断地祈求祷告的时候,它就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