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第 153 章-第3/4页





        桥田愣了愣,笑了出声:“确实。”

        越是学习得多,就越是考虑得多,下笔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手法、技术、视角各方面的因素,反而属于创作者的心都退居二线了。桥田看狗卷,戴着口罩的少年只露出了一双眼,那双眼却似乎能看透画作背后属于作者的那颗心。

        珍惜、期待、好奇的眼神。

        有这样的观众欣赏,画家本人也会很高兴吧。

        桥田悠想道。

        走到三楼的,狗卷终于看到了自己想看的展览。

        “这里的主题是裸-体-画啊。”桥田悠和他站在一起仰望。

        作品的数量不多,只占据了一小个角落,画作就连外框都没有表,有些是直接贴在墙上。

        桥田悠:“稍微,有点意思。”

        狗卷荆站到了一幅画作面前,这幅画的名字很简单,叫做《自画像》,就是画家本人对着镜子将自己的裸-体完整画出来。

        很多历史上留名的著名画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自画像,人们总是乐于在画像中寻找那个时期画家本人的精神状态、生活、变化和各种各样不可解读的内心活动。从用色到手法各个角度试图解剖画家。

        而对活着的画家本人而言,画自画更多是一种自我审视和拷问。

        ——你能直面最原始的自己吗?

        真实的、毫无滤镜的,或许还能称得上丑陋的自己。

        将这样的自己纤毫毕现地用画笔记录下来,甚至展示到每一位观众面前。

        这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

        狗卷荆站在那幅《自画像》面前。画像中的人是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岁月和画画给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痕迹,从外表看他称不上英俊,人生用普世价值观来评价似乎也称不上成功,画家本身并没有掩饰这些痕迹,非常真实地描绘出各种细节,他指甲的污垢,他的不修边幅,他的……毫不在意。

        站在画前,狗卷荆甚至能够感觉到画里的人物和自己对视。

        强烈的,存在感和个性。

        这个展览的标题实在是太贴切了。

        《自我印象——我是谁?》

        这个问题不是画家自问的,他是向观众提问。

        李斯特说他没有自己的东西,弹不出属于自己的音乐。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前提条件是——“我是谁?”

        只有区分出自己和他人,才有所谓属于“我”的东西,才会从芸芸钢琴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被画家的真实冲击到,狗卷荆开始朦朦胧胧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

        我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