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再收一个人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赵宏图突然感觉非常憋屈。

  他本来就不信自由主义那一套。

  只是因为苏北领导喜欢那一套。

  然后就迎合他们做了一场报告。

  又不是在国内讲的。

  本来还想着回来后,写一些文章,送上去,建议警惕这些。

  可没想到,他还没开始呢。

  在苏北的报告内容,已经被人报上去了。

  然后挨了一顿痛批。

  这委屈的。

  就算是他宣扬自由主义那一套,那也是学术自由,又没犯错。

  可用得着劈头盖脸的挨骂么。

  这绝对是打压学术异己。

  赵宏图突然有了离职的念头。

  自己一天天,那么多钱。

  何必受这个冤枉气呢。

  虽然社会地位不低,但拿着工资那么感人。

  助教那会一个月工资也才78块钱,这里面包括了基职工资,洗理费,书报费,物价补贴,交通费和15块钱的奖金。

  这个工资,比肖苏妍还要低呢。

  现在升了讲师,一个月工资加上各种补贴也才120块左右。

  这收入连一个普通工人都不如。

  这几年国家重视基础教育,已经提了好几次中小学老师的工资,可是大学老师的工资都是不怎么见动静。

  至少赵宏图在下半年发现,一些大学教师因物价飞涨,为维持生计,公开在校园里摆摊卖馄饨、面包、鸡蛋。

  毕竟都是要生活的。

  所以教师队伍根本稳定不起来,后来才有很多高校教师、专业人才停薪留职下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才是最现实的。

  这对人才,是多大的浪费啊。

  赵宏图觉得,可以找王兴华商量下。

  看看能联系这些摆摊的高校老师一下......次会议,都是有关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工作的。今年物价是稳定了,但人们都不愿意买东西了。”刘琪皱着眉头。

  去年超市基本上每天一开门就被抢完了。

  人们像昏了头-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像什么布啊,鞋啊,甚至是家电。

  宏辉超市库存的棉、毛物品等都雪崩似地大量倾销。

  连滞销的也不放过,电视机有图像就抱,电风扇能转就买,电冰箱有冷气就要。

  甚至有人为了抢购毛线而在大街上大打出手。

  可今年,就算是生活必需品,大家选购,都还要纠结半天。

  超市的生意,不好做啊。

  赵宏图说道,“物价上涨,人们都看涨,所以引发抢购,现在物价下跌了,国家宏观调控,所以就……”

  其实这个时候国内居民的存款并没有多少,但是由于所有人看涨恐慌心理,人云亦云。人家去买,你不去,那你就买不上,所以这才造成全国性的抢购风。

  这波抢购风波,对于厂子来说,算是真正的福利了。

  没有滞销商品了,所有的工厂都加大了生产力度。

  但狂欢过后,家里的存款没有了,自然就会节省很多。

  今年的日子自然不好过。

  这就注定了,这一年,甚至往后几年,整个国内的经济都处于萧条的状态。

  这一次的物价改革失败,带来的可不止是光商品滞销影响,很多政策都会改变。

  1989年,对于乡镇,民营企业来说,又是一个寒冬啊。

  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次了,挺过去就好了。

  赵宏图召集几个公司高层开会。

  叮嘱道,“今年,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他的公司,扩张的步伐缓一缓,我有预感,今年这一年可能不好过。”

  ......#不过,华远集团的经营范围,也主要是集中在蔬菜食品和调味品。

  生意应该影响不大。

  只是,政策方面的风险,还是有的。

  赵宏图叮嘱大家,再次做好准备。

  他做生意了,这些年风风雨雨的,只要政策上一有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检查,清查,赵宏图都习惯了。

  而这一次的经济领域寒潮,是黎明前的最后一次了,虽然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做了准备。

  但是还是不能够大意,前边风风雨雨过来了,真的要是倒在了这最后一次,那就太让人笑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