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1章策谋,究竟是什么谋-第3/4页



  中年人看着张生上楼,然后啧了一声,微微叹了口气,『可惜了……』

  『三爷,怎么就可惜了?』在中年人一旁打下手的小仆问道。

  『方才这人啊,写话本真是好手……又快又好,』中年人摇头说道,『就是可惜他下次多半就不来了……』

  『为什么?』小仆问道,『三爷刚才不是谈得也挺好么?我们又没克扣亏欠他什么?』

  『嗨!他啊,前些时日听说他已经参加了科举,说是考得还不错……』中年人捋了捋胡子,略有些感慨的说道,『不过这几期上榜的,大多都分到了陇右陇西……想必他这一次来,也就是为了多赚些盘缠……对了,明天你在去青龙寺贴张布告,看看能不能再招几个好手来……这人啊,人都是往高处走,我们这院子小,留不住什么高人啊……』

  小仆点头应答,『明白了,三爷!』

  ……( ̄ω ̄=)……

  有人明白,有人不明白,有人不明白却装明白,也有人明白却装作不明白。

  韦康以为自己明白,但是没想到他其实不明白。

  『什么?!』韦康睁大了眼,一时间不敢置信,『你说什么?!』

  『少,少郎君……』韦康的随从看着韦康的脸色,多少心中有些踹踹,吞了一口唾沫之后,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少郎君,小的,小的都打听清楚了……这要给取经人的真经,就只是《道德经》……这长安都传了,说是道家真经,也要「正经正解」,不可虚言伪作……』

  韦康的手紧紧的抓着桌案,多少有些咬牙切齿的说道:『你确定?没有天书?也没有其他的经文?』

  『小的确定,都是这么说的,只有老子的《道德经》……』随从低着头说道,『没有听闻说是要给什么天书的……至于其他的经文,也没听说,而且小的寻思这要是真的遵循「正经正解」,这道家真经,可不是只有《道德经》一本么……』

  韦康憋着气,片刻之后,怒极反笑,『呵呵,哈哈,真是不错,不错!』

  韦康挥挥手,让前往长安打探的随从下去休息,自己却背着手,在厅堂之内转起圈来。

  陇西啊,虽然是骠骑大将军关注的重点,也是新郡县治理制度的推动试验田,按道理来说,确实是能做出一番功勋来。可问题是,韦康是谁?是堂堂关中韦氏嗣子!

  嗯,当然,这个所谓的『堂堂』,也就是韦康心中念叨,至于旁人么……

  就像是谯并,其实也瞧韦康不上眼。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伴随着韦端在参律院坐稳,几经风雨而不倒,韦端也是越发的有名气起来。

  参律院院正啊,这要是放在旧山东那边,怎么也算是九卿之一了罢?

  那么韦康当然就是……

  九卿之子了。

  当然,现在可没有『衙内』的称呼。

  旁人会尊敬韦端,但是并不代表着这些人同样就会尊敬韦康。同样的,旁人会给与韦康一些笑脸和好处,那也不是因为韦康身上有什么能耐,而是依旧看着韦端的面子。

  要说韦康不懂得这个事情,也不是,只不过他下意识的就会将这个问题忽略掉。

  或者说,他起初还是明白这个事情,到了后面就渐渐的习惯且麻木了。

  于是,韦康在谯并这边碰到了钉子。

  谯并走的路线,和韦端韦康等人不一样,再加上原本五方上帝教的教宗身份,出入都是被一堆的凡夫俗子施礼敬拜的,这心态上自然和天天在衙门官廨里面的那些小吏不同,而韦康还将谯并当成是一般的官吏,想要利用韦端韦氏的身份,空口白牙想要些好处,捞些油水……

  后世某寺庙的光头,基本上也不会对一个不是本地的乡长毕恭毕敬,更何况谯并的身份,可以说是五方上帝教宗,那就自然更没有向韦康低头的道理了。

  而在韦康这一边,却觉得谯并不就是一个装神弄鬼的道人罢了,既没有悠久的家世,也没有什么经文的传承,就整天靠着欺骗那些平头百姓无知黔首为生,又有什么好敬重的,找谯并那是给谯并面子了……

  如此急,是不是双方认知就错位了?

  认知错位了,有时候也很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