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陈哲的想法(周末加更)-第2/4页





        因为他还有别的渠道,比如未来的开源论坛、职业学院、技校,甚至是中学生,同样可以覆盖大量的群体了。

        当下直言道:“操作系统不算最重要的,关键还是编程语言,只有一个民办高校可改变不了什么,所以,还希望您老在这事儿上,多考虑一下。”

        齐教授当然不可能拒绝这个提议,“放心吧,等我这边吃透了,肯定会给你推出去的,这种好事儿,你根本就不需要担心。”

        这就是老成持重之言了。

        不是不相信陈哲的实力,而是他们这些人,做事情就讲究一个严谨,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对此,陈哲举双手赞成,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算是同一类人。

        所以,也相当认可齐教授这样的做法。

        “那这事儿就拜托给您老了。”

        三言两语之间,两个人就算是把这事儿给定了下来。

        其实,对于中文编程语言这个东西,陈哲还有另一方面的考虑。

        只是没必要和齐教授去谈论,因为,涉及到的不是计算机语言,而是数学领域。

        国内的数学水平,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和欧美国家真的没得比,在亚洲范围内,都算不上拔尖儿。

        别说以色列、东洋了,就是星加坡都不比咱们差。

        别拿奥数说事儿,那玩意儿局限性太大,仅供参考。

        因为数学往深了学,可不是拿着公式去解题那么简单,你再怎么经历奥数训练、题海战术,也总是在一个圈子里转悠,那就是思维固式。

        这就是填鸭式教育的最大的弊端,因为你会用公式定理,就是玩出花儿来,其实也就那样。

        不问句为什么,不去研究公式定理是怎么来的,如何才能创造一个新的数学工具,那肯定玩不了数学。

        这就是数学理论研究领域,最需要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了,是要研究前人没有发现的数学工具、理论、公式、定理的……

        这一方面,就是陈哲需要在新生里尝试的一点,就是重新回顾中学的知识点,把只需要这样去做,转变到为什么要这样去做的思维模式上。

        很难,但必须去做!

        那么,回到主题上,我们的差距在哪儿?

        这个不一而论,毕竟,短板实在太多了,那也不是陈哲所能去操心的事情。

        但是,对于未来的安阳理工学院来说,却是他不得不去考虑的。

        而这其中,就有一个需要解决,那就是汉语编程这个工具。

        工具对于数学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真正的编程工具,就在于其便利的库函数,其次则是数学算法的创新和设计,你不懂英语,就用不了这些工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