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心魔自救,东海之滨-第2/3页
李若乘抚着花白的发丝,盘坐在荒郊野外,浑然不觉,这一切仿佛都无所谓了!
可以说,她在等死。
然而她没有等来死亡,不久后,一个灵寂期的修士,出现在她面前,自称是匡若虚的弟子,说家师得知李若乘被红莲教驱逐门墙,又被负心人狠心抛弃,心怀死志,家师感念姑娘命运多舛,夜不能寐,命他特意过来相请,只叫他传口信,要与李若乘了却一段恩怨。
李若乘神情恍惚,目光涣散,直到听见匡若虚这三个字,她的瞳孔之中才略有焦点。
那灵寂修士倒也十分有耐性,同样的话,换汤不换药,说了三遍,李若乘才回过神来,猛然起身,让他带路,然而话才出口,一口瘀血呕了出来。
李若乘擦净嘴边血迹,强行振作精神,一路尾随那灵寂修士,向东飞去。
境界退转所引发的后遗症着实不小,除非她能解除心魔,否则即便是李修亲自动手,也难以相救,也就是说,现在哪怕李修在她面前,亲自出手,也无法将她满头花白的头发恢复青丝,将她眼角的皱纹抚平。
这叫,心病只能心药医,即便是李修如今法诀有成,功参造化,对于这类“病人”,也强行不来,只能用医者最常用的普通法子给予心理辅导。然而,自从李若乘改名换姓之后,随李修护道以来,修定慧之法,修五眼和五重境,李修该有的辅导已经全部辅导了,基础的理论和一些修炼之法,李若乘都懂,然而她后来深陷其中,魔障重重,乌云盖顶,李修的法子第一次灵验,第二次就不会有任何效果了。
除非她肯自己走出来,一心一意随李修修如今已经修正的三尸化生诀,当能重新精进勇猛,这又是后话了。
李若乘跟着那灵寂修士去见匡若虚,绝非去解除魔障,而是去拼命送死的,这可能是她活在世上唯一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了。
东海之滨,蓬莱仙岛,历来出现过很多修仙高手,盛世大劫过后,仙岛沉陷,仙踪杳杳,直到近二十年来,茫茫无际的东海之中,又开始出现仙踪,传闻蓬莱仙岛重现人间。
这被沿海一带的百姓广为称颂,有人得到过帮助和恩惠,发家致富后,便请东海之滨的巧匠为仙人树碑立传,二十年间,各地陆续建起百余仙庙,日日香火不断。每到庙会,往来百姓,或来自百里之外,前来占卜求仙,只为灵验,不吝香油,至此,年复一年,人群络绎不绝。
李修一行人乘昊阳鸟转道东行,飞了两个时辰,黎明快要来临,四周一片漆黑,肉眼的视线里,伸手不见五指。然而越临近东海之滨,他们都能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的反常。
如何反常?
不乐国的统治之下,修仙界得以整治,数十年来,渐渐解决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尘世之中的士族也获得了极大的好处,然而平民百姓依然艰难生存。修仙之人,最是注重财法侣地四宝,财字当头,法门还是第二位,这财从何来?大型的灵矿脉有朝廷和几大巨头开采,此乃国本,无人敢觊觎,剩下的一些小型的灵矿山,等于是残羹剩饭,那就各凭本事了,朝廷和巨头们都不会插手。这争夺灵矿山是财字之一,另外就是在尘世中吸纳新的人才,也是重要资源之一,其次便是地盘,有了地盘,就有了人口,结交乡绅,收取供奉,等于是保护费,同时要他们拿出大部分田地种植灵草,当然了,这还远远不够,灵草灵药方面更多的来源还是以廉价的银两去民间收刮和收购得来等等。整体来说,最底层的平民百姓,的确是解决了修仙界重要的一笔资源,使得修仙界拥有了更多灵丹去修炼,然而最终落入平民百姓手里的钱财,却是少得可怜。
这也是末法时代最无奈之举,天地间很多地方的灵气已经枯竭,很多仙山洞府的灵气变得非常稀薄,修仙界要想壮大,只能将更多人力投入到尘世之中。有的小仙门没有地盘,在尘世中开档做起了营生买卖,接一些黑活,日子过得比百姓强十倍,但刀口上舔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比散修也强不了多少。
不乐国如此风气之下,平民百姓虽不至于怨声载道,实则也是无比艰难,尤其是北地,如上北郡,大元州,北苍郡三郡,土地面积沃野千万里,没有什么大型和中型的灵矿脉,但小型的灵矿山却极多,可以说包括北冥海三十六岛的那批激进派和一些邪门歪道,绝大部分都被发放在这三郡当中,明里说有合法的封地,在天督院也有宗门文牒备案,可竞争依然激烈,小门小派动辄就覆灭,大家都有文牒,比的就是拳头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