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道(十七)-第2/3页





    水韵流行至右侧第一排第一座屋舍处,忽见一熟人,花寂熙。顿时红了眼眶,遂哽咽道:“兄既然无事,为何不与我等联系?好叫我等心安。”

    花寂熙回道:“兄台切莫怪罪。人间红尘滚滚,不过三五载。我与兄之缘不过是路上客,而今我道已满,兄该喜才是。”说罢,将水韵流引致屋舍。

    入得屋舍,水韵流但见小桥流水、花团锦簇。只是那桥与屋舍的摆设之物多是黄金制品,树也是黄金树,路亦是黄金路,尽显富贵之气的同时,不免少了些雅俗共赏的乡土气味。

    花寂熙、水韵流在一方桌落座。水韵流眼瞧这方桌亦是金子所做,桌上器皿也均是黄金所制,不由言道:“兄真是气魄。这随处可见的黄金,真真称得上是富可敌国了。”

    花寂熙“呵呵”一笑,说道:“兄台严重了。这在俗世眼中异常珍贵的黄金,在这方仙界之中不过是寻常之物罢了。反而是那不受人待见的顽石,在我方世界却是个稀奇之物。俗世中人哪里知晓这般理?为那‘惯见之物’拼个你死我活,却不知那‘无人拾’的石子才是个宝,内含乾坤,可比一方世界。”

    花寂熙边说着,边用桌上的金色茶具泡了壶茶。水韵流见那茶汤虽呈碧绿之色,却透澈的好似一汪青湖,不由啧啧称奇。心道:“这茶恐非寻常之物,想来是这方仙界独有的。”遂后端起一杯茶汤,浅尝一口,顿觉唇齿留香,暗道好茶。

    水韵流正沉浸在茶汤的美妙之中,忽见花寂熙唤仙童抱来一个盒子。这盒子乃是上好的玄玉打造,上面雕龙刻凤,在那下界俗世之人的眼中必定是珍贵之物。然在这仙界之中,水韵流寻思,恐又是一寻常之物。

    花寂熙从仙童手中接过玉盒,将其置放在黄金桌上,示意水韵流靠近细瞧。水韵流依言靠近,见那玉盒上有一首诗,标题是《一七令?四大名著》。又见诗曰,“观。四大,名篇。西游记,取经难。三国演义,义薄云天。义旗高举起,好汉聚梁山。虚幻景红楼梦,宁荣街大观园。神州神佑神眷顾,神言神书是神传”。又见这诗的作者自称“云鹤天”,不知是何许人也。遂问花寂熙道:“兄,吾观这诗有大意,却不知指代何作?而这自称云鹤天的作者,想必亦非凡人吧!”

    花寂熙道:“神州大地‘书’之众多,可称为‘神书’的作品却寥寥无几。不是真不多,而是贪权者和那魑魅、烂鬼畏惧部分‘神书’,不但将此部分‘神书’剔除在‘神书’之列,还归为了‘**’。世人也多受魔鬼蛊惑,致使多数‘神书’失传。那诗中的四大名著,是硕果仅存的‘神书’之一,一书一故事,一书一世界,一书一道理。归位‘神书’之列,因有育人之意。可历史部分却有夸大和不真之处,若人因而信了书,而不信历史,那便是误人子弟,教授了假的东西。故而这一利一弊之间,在世人看来是‘神书’的四大名著,在我看来,在神书排位的‘天地玄黄’四列中,也不过是个玄之名。至于那云鹤天所谓何人,我也不是太过了解。想来亦是位得道者吧!”

    话落,花寂熙品了口茶,润了润喉,遂又肃穆而道:“兄,今日与汝相见非偶然,我让兄观此诗亦有寓意。《三国演义》,此书虽不是完全忠于历史, 却解析了何为‘义’,何为‘忠’。那三国中人,也多有隐世高人和人间善者得成正果。然,岁月流逝,邪派一点点篡改历史,毁神传文化,致使人间道德下滑至天门关,神、人断绝联系。世人皆知姜子牙‘封神’,却不知‘封’真正之意。那并非世人所传的表面封号,实则是天门关闭,将神封印在泰山之巅、衡山之巅、华山之巅、恒山之巅、嵩山之巅,众山之巅和虚空天、神二界。故,自那封神之后,人皇者多有祭这五山之礼。望以祭祀解封印,与神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