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 叙旧-第2/3页





        虽然当初离开的时候,玉堂赌咒、发誓,说过狠话儿,可那都是过去的事儿,重新考虑再回来,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展昭一个字都不说,让玉堂自己怎么开口说回来?!

        玉堂这些年下来,学会一件事:眼神比嘴巴更可靠。虽然玉堂昨夜说的不多,更没有提狄帅已经去世这事儿。然而展昭似乎看出来什么,眼神里在替众人担心。有些事情,只有他白玉堂一个人知道就行了,没必要把太多人都扯进来,那样只会徒增烦恼。既然人生苦大于乐,好不容易能见个面儿,暂且尽欢,何必想那些不好的。

        再者说人生在世,谁能没有点烦恼呢?当初展昭刚来的时候,许多人认为他自幼习武,没有进士的出身,在战场上弯弓弄弩、近身搏杀什么的还行,再加上年轻没阅历,做一个都监,总揽釒明寨军政的话,就不太靠谱。就算做出些成绩来,许多人也认为那是侥幸。

        偶尔遇到难处了,马上就有人跳出来,到处嚷嚷着说道:“都过来瞧瞧,釒明寨果然不行了吧?!我早就说过:没学识就是治事不行,还有人不信,如今怎么样?!”

        类似的言论说多了,展昭不慌是不可能的。上阵多了伤病就多,累积起来够他受的。若还跟以前一样上阵的话,短期还行,长时间真的吃不消了。长远看时,还需要军政两下都拿得起来,才会被提拔,心里面才稳。

        跟边上比较起来的话,展昭还是更喜欢东京。富庶倒是其次的,关键是那边的人大多数开明,众人虽然主张不同,起码能容忍不同的看法。彼此之间交流起来,对待异己能宽容,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些和而不同的意思。

        不像这边,虽然众人对他也好,可是情况不一样:要么是仰慕崇拜他的,他说的话句句对,完全不加思索的认同。要么就是看不惯,把己之喜恶强加于人,有一点不合流俗的东西,他们立刻就大惊小怪,非要把你往“正路”上拉,热心得都有些让人厌烦。时间一长,展昭连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玉堂望着远处风景,问一声道:“嗳,问你个事儿:这三年做丛林领袖过得好么?”展昭回道:“还行,羡慕你能四海为家。”虽然话是这么说,让他离开釒明寨,任意游历又走不开,只能单在心里面想想。玉堂也就回复道:“就这样干干净净的不好么?路走的远了,遇上的是人还是鬼,真不好说呢。”

        其实狄青被弹劾的那件事儿,展昭在釒明寨也听说了。欧阳修他们有错儿么?做了那么长时间的言官,欧阳修早就养成了习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官么,天生有觉察预知到风险、提前提醒的责任。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呢,一旦发生了危害太大,该提也是要提的。

        而狄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无辜受责的人,更没有错儿。这种事情,或许几百上千年后,能有个合适解决的法子,可现在没有。这件事情都没有赢家,也不是哪一个人的错。

        心里面虽然有千言万语,话到出口,展昭只有两句道:“前人的坚持,是为了把路蹚出来,让后来的人可以走得更远,不是为了替他们寻仇和报复。人,天生就不是个完美的,不但如此,而且缺憾还很多,不要去试。”

        玉堂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一旦为这个争吵起来,弄不好又得打一架,因此歪了头儿不愿意听,故意把这个话题岔开。说着,说着,玉堂便说起自己的家事,他的高祖在东海渔村捕鱼的时候,如何惩恶除霸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