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大闹灵堂-第2/3页





        这时候玉堂也闹够了,挥挥手让门口的闪出个空来,让他们都“滚”。众人久囚遇赦的一般,争着朝门口涌过去,撒腿就跑了。他们的礼物玉堂不留,一股脑儿全都扔出了门外。伴当们不好直接对亲戚动手,众人手里面拿着木棒,去驱赶外面停着的车马。

        因为被玉堂赶打了出来,把亲戚们全都惹恼了,众人立刻就带话说,将来敬堂下葬的时候,都不来了。玉堂还真没被他们吓住,立刻叫带话的回去告诉,想一刀两断赶紧趁早儿,

        没有了他们,他二哥白敬堂也照样能入土。

        还有人捎话过来说,玉堂若执意不和睦,将来白家的族谱上,要把玉堂这厮的名讳,给去除掉。玉堂立刻开骂道:“族谱算屁!我都跟傻鸟们一刀两断了,用不着傻鸟生的儿孙们拜我!”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嫂嫂和侄女这些人,都把玉堂当依靠,有什么事情都仰仗他,他说什么娘几个都听。亲戚里有几个年轻的晚辈,背地里这么对玉堂道:“我说一句公道的话:那件事他们做的根本就不对,九叔那么做,是打抱不平、锄强扶弱,这才是好汉的勾当呢!”

        还有知道这事儿的道:“这九郎平时看着不靠谱,你看看他庇护嫂嫂、侄女的时候,还真是个有担当的呢!嫁人就该嫁这样的!”

        对这几句夸赞的话儿,玉堂并不感到高兴,反而觉察出一件事来:其实相处了这些天,玉堂只觉得嫂嫂和侄女可怜,庇护她们是责任在身,其实对她们并不是太爱。凭良心讲,若嫂嫂和侄子这些人,遇到了危险,需要他冒死相救的话,玉堂也会义不容辞。

        只是活了一辈子,那么吃苦学到的武艺,长了那么多见识,没有去沙场上战死了,得一个“马革裹尸还”,倒为了这些家长里短的争气,跟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较量。这么个“死法”,也让人觉得太憋屈!

        就算能为了他们死,心里也并不是太情愿。若换一换,袍泽在沙场上遇到了危难,需要玉堂去救时,他立刻就冲出去救人了,死了也心甘情愿的。

        除了“亲戚”这一层关系外,玉堂从小儿在外面闯荡,跟嫂嫂、侄女这些人,接触的不多,见了面儿也不是太亲近。无论是才华、眼界、品格、性情,她们在人堆里面都不显眼,甚至可以说平庸。志不同、道不合的,在一块儿能聊的几乎都少。

        自从觉察到这事儿后,再到嫂嫂、侄儿这儿,玉堂愈觉得对他们愧疚,只好从钱财上面使劲弥补,把事情自己扛起来,不肯让他们再吃亏。

        眼下的情景,玉堂自己虽说不怕,二嫂子和侄女是不能再待了。玉堂着急办完了事情,然后叫嫂子尽速回去。二哥仍旧在东京的产业,玉堂大多数都变卖了,都存做便钱,交由二嫂回蜀支取。还有些着急无法出手的,等到玉堂全部卖完,然后叫清云全送回川蜀。纵然眼下家中正缺钱,牢里那头还需要打点,玉堂自己会想法子,惦记孤儿寡母钱的,都不得好死。

        玉堂都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人扮成了和尚、道士,找到他门上来讨钱,开口便道:“六亲眷属,无非都是些冤家聚头。没有人前来替你点破,都是一些至亲骨肉;有人上门来与你点破,则是前世讨债的上门来催了。”

        为了帮玉堂去这些烦恼,和尚、道士们劝玉堂说,叫他把剩下的产业都捐出来,连他一块儿都跟着出家,也免了这世上的纷纷扰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