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对策-第2/3页





        卢主管道:“主人调小人过去无妨,临走之前,咱们得拿出个对策来。一旦遇到个什么事儿,让小人心里面也知道个方向。川蜀距东京路途遥远,我怕来回请教的工夫儿,再误了大事儿!”

        庆堂便道:“这个不急。等晚上的时候,我把主管们都叫过来,咱们这些人一块儿,商议出个稳妥的法子来。”

        为防鹤松堂在川蜀做大,白家这边得立刻行动。当夜庆堂就召齐了人,坐在一块儿议事了。当下众人商议了一通,拿出了几条计策来:

        这第一件,李亿在川蜀大肆收拢人马,当地不少的大店铺,纷纷挂上了“鹤松堂”匾额。李亿想把摊子铺大,在每家只投了少量的钱,并没有全买。

        对此众人便想了个对策说,白家立刻拿出钱,把这些店铺剩下几成的份额,也买到手里。为防这件事被李亿识破,白家人去办这事儿的时候,事先得打着别人家旗号,这是对付李亿的第一个法子。

        这第一个法子,算不上一个最好的办法,麻烦不说,而且这事情做起来太慢。倘若还有更好的法子,庆堂是能不用就不用。

        众人又分析了当下的形势:地天泰在川蜀经营得广,拿货容易。拿货的时候,当地人给地天泰这边的价钱,比鹤松堂足足低一分。地天泰的师父,全都是在行里干了多年的老人,炮制药材的手艺精熟。药材炮制的时候,出来的废料也更少。

        因此减去两分的利,地天泰这边还能有赚头。若鹤松堂也减两分的利,也跟着把价格降下来,他们立刻就不赚钱了。长时间下去熬不住,他们也只好罢手了,这是对付李亿的第二个法子。

        除了前面的两个外,众人还想出来第三个法子。这第三个法子,便是依靠多年的人脉,大量把住川蜀的货源,让刘家在本地买不到货。一旦鹤松堂在本地拿不到货了,势必从外地往里面调货。

        入川的商船,大多数都由白家掌控,只要死死把住了关口,他们从水路运进来太难。若走陆路,车马费用是一笔大钱,成本太高了又不合算。

        正在众人商议的时候,突然孙岐南站出来道:“其实除了这几件以外,我还有一个更好的主意:不用去卡鹤松堂,咱们也能把事情给办了!”庆堂立刻询问道:“孙先生既然有好主意,不妨说出来,大伙儿都一块儿听一听!”

        只听见孙岐南说话道:“与其去压价儿,咱们不妨把川蜀本地收货的价钱,提上来两分。这样一来,松鹤堂为了能够收来上货,也得跟着一块儿提价钱。”有人不同意便道:“李亿有钱,赔着本跟他们拼价格,是两败俱伤,只白白便宜了供货的人!”

        孙岐南道:“李主管,话儿我还没说完呢!等到把价钱提上来,药贩子一看能赚钱,肯定纷纷往这里涌来。时间一长,川蜀本地的货不够,肯定得从外面调!这个时候,咱们就借助水运的便利,从长江把地天泰自己的货,往川蜀运。

        等到松鹤堂把这些货吃得差不多了,马上地天泰再出手,把药价全都压低两分。这么一倒换,地天泰倒是没什么,松鹤堂立刻就该倒了,不愁他们不卷铺盖走人!只是如果这么做,需要的银两实在太多,又冒些风险。到底能不能决定,还是得看主人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