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蔡河之患-第2/3页
突然出了这样的大事,村里面除了安置人,派人去连夜盯着堤坝、紧急加固危险的地段,等等之类的事情外,也立刻把灾情上报与开封府和都水监。上面的知道了这里溃堤,亦不敢耽误,急忙派了人下来,认真查看了险情后,急忙把灾情上报了。为防大雨里继续溃堤,开封府紧急调拨了人手,帮助周遭的村民转移。
因为这一次溃堤的位置,距东京城还不到二十里。开封府把险情往上面一说,把整个东京城都惊动了。
御史听说了这件事儿,纷纷上书,说蔡河溃堤不是个小事儿。幸而这次溃堤的位置,是在郊外,人口不多的地方。倘若这一次发生在城内,岂不把东京城给淹了一半!这事儿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除了台谏的官员外,又有多人连续上书,说蔡河之所以突然溃堤,一半是天灾,另一半纯粹就是人祸:东京城内,许多房屋的建筑,就建在蔡河的水面上,水道因此不能畅通。这不赶上了今年连续的大雨,蔡河一下子就溃堤了。
因为众人的上书,官家赵祯也就觉得说,借这个机会,把蔡河好好治一治也好。然而对于众人的提议,以欧阳修、余靖等为首的少数人,认为根本就行不通:他们叫赵官家派一个治河都监,去彻底把水患治理好了。这件事儿哪有那么简单?
就在好几年以前,就有人数次提到过治理蔡河,也说要派一个治河都监。只是后来没办成:东京城这边,高官巨富的太多了,他们占据着蔡河的水道,建了那么多亭台水榭,寻常的官吏,哪个敢去动他们?像治河都监这样的官职,能算个屁,又有几个能听他的?
因此每次治理的结果,全都是白白花了钱,蔡河一切仍还是照旧。事不是一天能做成的,一时又没有合适的人选,还需要赵官家仔细考虑。
跟朝堂那边的紧张不同,民间的舆论,并没有说什么治河的,茶坊、酒肆的闲人们,全凑在一块儿谈论苏兴。
只听见一个这么道:“本来修桥这件事儿,不该苏指挥他们去,你知道为啥中途变了?”听见的问时,那人便道:“前一天晚上,河神给苏指挥托了个梦,告诉他道:‘苏兴,明天蔡河上修桥的差事,换你去吧,回去了给上面说一声!’人家苏指挥是个忙人,本来第二天要打仗呢,因为河神这个话儿,装了个病,才让上面人给他换了!”
一个便道:“听说他一个人救了十来个村子,俺们好奇,是怎么救的?”回话的道:“一看见溃堤,马上要把那些村淹了,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候,苏指挥立刻跳下水用身体把堤坝给堵上了!”
这话儿众人不信道:“听他们说,将近一丈的缺口呢,苏指挥再厉害也是个人!怎么能堵上?!”那人回道:“一开始缺口没那么宽,就五六尺!人家苏指挥身长九尺,一吼他能喝退了黄河!堵一个缺口算什么?!他足足坚持了两个时辰,等到村里人撤完了,他才从水里面爬出来。”
还有人道:“你听说的那个话儿根本不对!是大水已经把村里给淹了,人家苏指挥立刻带领军士们跳下水,划着水过去救人了!听他们说,人家不单从水里面捞上来百姓,而且还帮忙抢救财物,捉鸡、赶鸭、抢东西,没有一样不落的!为了百姓的两头猪,苏指挥亲自下了水,谁知道被急流困住了!
关键的时候,苏指挥把树桩推给了别人,自己在木桶上坚持了一宿。有人快坚持不了了,苏指挥立刻给他们鼓励,因为这些温暖的话语,众人这才挺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