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雪夜谈心-第3/3页





        寻常的主管,觅人催物、迎来送请、对账讨钱、张罗买卖这些事情,中人的才智就能办到。但是眼光长远、筹谋布局,能够提前预知风险,在生死场上能以小搏大,全身而退。能巩固基本,适时壮大,茅庐未出,就能三分天下的人,实在太少。

        长时间位居高处的人,自认为坐在上面能掌控全局,丝毫不知道体察下情,单知道讲一些漂亮话儿,理论起来滴水不漏,大道理说得一套一套的。然而因他们太自信,摸不清形势,让他们搞砸的事情不少。

        于国也好,于家也好,通常真正扛起来事的,也就那么两三个,好像人之灵魂、骨架也似的存在。一旦没有了这个骨架,房屋马上就能塌了。

        当初刘正微因为小人的挑拨,把孙岐南和林茂枝逐出天松堂的决策层,逼他们走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天松堂北面的买卖,就被地天泰拿下大半,那个时候,他们就山穷水尽了。”

        说起来第二件和第三件事,玉堂又道:“其他的两件,无非是规矩和管制之类的东西。

        刘家好几代经营药材,几代人积攒下来的经验不少,规矩定的太多、太细。这样虽然说更方便规整和看管,让中人的才智就可以操控,然而规则定的太细,漏洞就更多。

        孙岐南、林茂枝这样的人,在刘家经营了数十年,内中的弊病他们知道,更深知别人从哪里下手,破坏更大,更容易将他们打垮。因此孙岐南一投奔了地天泰,天松堂立刻就不行了。”

        这时候庆堂又问道:“按照行业的习惯,像孙岐南、林茂枝这样在药材行里面要紧的人,就算是刘正微不肯用,也得牢牢地抓在手里,哪怕留在家养老呢。为什么刘正微甘愿犯了行业的大忌,也不用他们;咱们这边,又为何把孙岐南收留了,你说说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