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张冠李戴-第3/3页
偏偏那些杜撰的东西,借着‘史料’的外壳,将历史篡改的七零八落前后不通,市井里偏偏就爱看,就愿意信他!就那些破绽百出、矫情的东西,稍微有一点学识的人,就看不下去,偏偏能让他们感动,一个个痛哭流涕的。文人看见了这种情形,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还有人道:“虚幻猎奇的东西,无非是村坊、市井里想象之作,破绽实在是难避免。观其内容,无非是穷书生遇到了仙女垂青,突然就转运发达了;某个穷困落魄的人,孰料亲爹是东京的首富,突然捞着一大笔钱;或者是武夫偶尔救了个宰相,因他带携,立刻就升职做了大官。
无非讲些穷汉转富,好运连连,银钱、美人这些东西,如何如何堆积如山。当初看不起他们的人,如何如何低声下气,懊悔万分。看这种无非过一把瘾,用书中人物的奇遇,缓解自身穷困的处境,在教化民风上又有何益?”
听到这些,马上有人接话道:“我听说白矾楼里有一道菜,因为话本里一个奸臣常吃,就出名了。出名以后,不少人为了显身份,人人都争着要去吃——他们就不学个好的!”
说到这时,众人都议论纷纷的,终于有人重新把话儿说回来道:“书以言志,不在于广在于深。这些讨好媚俗的东西,内中弊病实在多,空洞无物。若是让这些流传下去,岂不是要贻笑万年,让后人当我朝没人么。”
便有闲人反驳道:“话本、小说之类的,多是些落魄文人写的。虽然登不了大雅之堂,却也不能贬太低。你在年幼无知的时候,说话影戏那些东西,不也是同样看的津津有味。怎么一进了太学的门儿,当初给你开蒙的先生,就看不起了?”
因这个话,那人顿时上来脾气,马上斥道:“你这个比方根本不对!你小时候,因为一块糖被拐子拐了,难道还因为糖的滋味,特意去感谢拐子么?!”
说到这时,又有几个加入讨论,一时间七嘴八舌,就此话题展开来,一时间你来我往议论纷纷,好不热闹。有些圈子,素养不高显得太乱,果真他们素养高了,却又排外规矩多,难容异己,时间一长就冷清了。
趁众人辩论,无人注意这边的时候,玉堂给了人群里抬眼呆看的小厮一个爆栗,剜他一眼,两个一道烟挤出人群来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