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东京送信-第2/3页





        把皮筏重新推回来,送王达过河。

        因王达要走了,周平和丁贵两个人,免不了又要嘱咐几句,王达拍着胸脯道:“哥哥们放心,一切都在兄弟的身上。”

        东京那边,自从玉堂来了后,很是快活了一段时间。成天价寻朋觅友狩猎筵饮,白家九郎的名声,早就传到外面了。一时间斜帽人争仿,笙歌动汴京。一连几个月玩耍下来,玉堂与东京纨绔们处得腻了,当初玩耍的那片心,渐渐便歇了。

        玉堂遂就换了住处,一个人从西华门外搬到了靠丽景门定力院旁边的一所宅院里住下,每日坐了车儿,沿相国寺、州桥过来,经兴行街、浚义桥,至开封府北拐,然后再往东去谪仙楼,到晚仍旧再坐了车回来。

        家中仆役意欲躲懒,劝他把袄庙旁边的房屋收拾了,搬过去住。现如今天气渐渐冷了,在那里住,每天还可以多睡些。玉堂不听这些劝,自有盘算:早晚两趟,沿街自家的买卖行情,就能知道个七八分。

        到了月底看一下总账,心里便如明镜一般。就算白日里吃酒会友,正事也一点儿不耽误。再说自己又是个闲职,过上十天半个月,点一次卯,再没有别事。

        这一日玉堂出门早,在自家的店铺里坐了一会儿,看他们卖茶。邻居有一个七十八岁的老头子,进门来光顾。店里面火家都忙成了一团,个个脚不沾地的,偏偏这老头子说话费劲,行动一步一步挪,谁有工夫儿招呼他?

        玉堂从账本里抬起头,嘴里面胡乱问了一句。老头子似乎有些耳背,对着玉堂只管道:“你说什么?”不得已玉堂又重复了一遍,费了老半天口舌,终于和玉堂说明白,原来要称两斤茶。

        这时候正赶上清茗过来,玉堂一边看着账,一面指挥清茗道:“你问问他要什么茶,然后给他称两斤。”原来玉堂白问了半天,要什么根本没听清,老子立刻着急起来,直接冲玉堂发火道:“你这后生是刚来的火家?我就住在街东头,一说姓王的都知道。年年都在你家买,怎么你们还不记得?!”

        清茗立刻回复道:“你这老儿恁没有分晓:我家这店铺出去的茶,每个月怎么不得有上千斤?偶尔卖一斤两斤的,哪个能记得?”

        老头子立刻气骂道:“只要我进了你家的门儿,大小就是一个主顾,嫌少了你们就别卖!现在的后生,一个个眼睛都生在头顶上,见人就分个三六九等。当年打下来开封城,也有我家上辈的功劳,哪有你们商贾的事儿?!到现在好处都让你们得了,赚了银子,就不认人了,只知道伏侍有钱的了!”

        一听见老头子絮叨起来,玉堂瞪了清茗一眼,叫他别说,自己与老头子说话道:“市井常见的那几样,都在这里。东面那几样价格公道,东西还行,你看着挑。”

        老头子来回看了一通,怕买错了,口里只道:“等我回去问孙子。”等腿脚儿刚要迈出去,老头子总算想起来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让玉堂按照纸条上面的字儿,给他称足,又想让玉堂替他装。

        一看老头这么麻烦,玉堂招手儿叫清茗时,怎奈老头儿对清茗有意见,嫌他不尊重老年人,不用他动手。玉堂把脸儿皱成了一团,忙推辞道:“我忙着呢,你有时间,就自己慢慢装着吧!”没有个帮的,老头子只好自己慢慢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