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座上客常满,金樽酒不空-第2/4页





        诸友喜风流宴乐的,讲些教坊名伶,宫调耍令,时兴院本。喜筵席的,讲些美食美器。清雅的论些诗词曲赋。更多是讲些枪棒手段,军中乐事。

        正在众人说话的时候,忽然旁边一阵喝彩。听时,原来是一个时兴的院本说唱,名字叫做《大唐三藏取经话本》,讲的是猴行者化身白衣秀士,保护唐朝玄奘法师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的事。

        一个闲人便说道:“早不知道,原来今天有这出戏!都听说了么?酸枣门外有一个憨子,因为这出戏入了迷,嚷嚷着要回家休了老婆,去花果山紫云洞寻猴王拜师学艺,学成了也跟着取经呢!”

        另一个笑道:“都别看了,让他们赶紧停下吧!戏太好了,把众人看得都休了老婆,娘子们怎肯善罢甘休?怕是要成群结队去开封府闹哩!”众人笑闹着看完了这出,又开始说话。

        一个继续议论道:“按上头相公们的主意,咱们的货品涨价的话,与蕃人的岁币不值钱,国家自然吃亏少些。”回他的道:“说一句实话:岁币那些钱是小头儿,用对蕃货贸里赚来的两三成,就足够了。如今禁军有一百二十万,豢养大军才是大头!供养大军,资银根本不够用。若加赋税,底下的人就要闹,因此赵官家烦恼。”

        另一个加入进来道:“我朝商贸繁盛,税赋许多都出自商贾。官营那边,又有各样的茶场、官窑、织造、染院,再加上榷场、海贸,那么多去处都能来钱。跟前朝一比,分摊在农户身上的赋税,并不算高。我朝又以每户名下有多少亩田,来计算赋税,比前朝以人丁来计算,更为合理。只是纳税这种事,好比去鸭子头上拔毛,免不了鸭叫。”

        几个人商议了一番后,全都说道:“这些年征战,西北各路的赋税,常常有抵扣,连年无税也是有的。又赶上遭了几次的天灾,暂时免不了艰难些。我朝素以‘仁’治天下,增添赋税大概难行,将来怕是要裁军。”

        说到这时,免不了提起来当年的变法,便有人低声耳语道:“我听说当年变法的时候,蕃人就想要趁乱取事。他们已安排人在暗中埋伏,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将事情闹大。另一头因为西北战乱,对南方富地多征了赋税,南边有许多人也不满。

        这个时候,大理国国相高智升又发了政变,废黜了当时的天明皇帝,拥立段思廉为帝,很有开疆扩土的打算。蛮方不少人趁着乱,私底下与他们勾结密谋,想脱宋自立。

        幸而赵官家得到了消息,及时贬拙了韦延恪,这才把南方的事态压下来。要我说蛮人经营谋划了多年,虽然一时被压制住,恐怕他们不甘心,将来免不了还得一战。”有人听见了便说道:“照这么说,赵官家其实也支持变法。只是赶的时机不好,老天爷不肯给这个机会!”

        暂且不说众人议论。酒过数巡,从人又把汤饼、点心都端上来,与众客人吃。看时,却是:嫩蕊做成菊花饼,丹桂做成广寒糕。玉堂欢喜,突然感慨了一句道:“我只要座上客常满,金樽酒不空,这一辈子就足够了。”

        因来往的人多,玉堂一刻不闲着,管待迎送。不容易捱到兄长陆续起身告辞走了,就剩下四哥白庆堂。因玉堂的四哥又开了一家交引铺子,忙不开腿,外面三五次过来人找他。玉堂催促了许多遍,四哥也就起来身,反复叮嘱了好几句,后面也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