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家务琐屑-第2/3页
上不能治经典以教后人,下不能肃法纪而治民风,也只好蒙头伏案,专事雕虫。有人读书,粗解大意,微言易通。以教化万民为己任,开智止邪于未形,此两者何可取之?”
听见的有人笑言道:“有的时候,太过于寻章摘句挑纰漏的,并不是因为他学问多好,能挑出错来,而是他根本没跨过人家的门槛,更不要说登堂入室,书里讲什么,根本他就没看懂。
知道一点点道理了,就把这道理到处乱用,将所有不合的都认成是伪作,乱驳一通。明白的一看:这说的根本就不对路,是哗众取宠!”
当下众人议论一通,数内有一个便问道:“人齐了么?怎地不见李蛟来?明远不是说请了他么?”韩煦言道:“李大哥没来,前几天就带着人回延州了,你见他有事?”
那个人跌脚惋惜道:“可惜!可惜!当初官家在集英殿设宴,这位李提辖了不得,当众批评官家说,当初不应该跟蕃子求和!让官家当场下不来台不说,把朝廷的重臣也好一通臭骂!你想想看,满朝文武,哪个有胆能做到这样?偏偏人家就做了!
虽然我人没能去,没亲眼看见,单听一听就觉得痛快!我今天正想要认他一认,谁想这厮已经走了!”众人听了,都指着他大笑。
欢娱总嫌日短,愁苦却恨日长。快活聚了没几日,又到了韩煦该走的时候了。玉堂一个劲挽留道:“你这次一走,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明远怎么不多住几日,故友还都没见全,有些话还没来得及说。”
韩煦便道:“早晚也是要走的,你我交往了这么久,一辈子都是知己兄弟,哪里分咫尺还是天涯?更何况三哥病重,我不放心。正好这一趟去麟州,也顺路去太原看他一看。你放心:去了麟州,闲时我便写信回来。”
不说两个人依依惜别。那玉堂在东京,先是拜会了东京的各处旧识,又停了十四五日后,玉堂这才准备了礼物,叫小厮清云在后面提了,往四哥家赶去。几年不来,四哥家还是老样子,一应的布置都没换。门首司阍的见了玉堂,忙向他施礼。玉堂这厮看也不看,径直就往东跨院去了。
今天也不知怎么了,偌大的院子静悄悄的,一个扈从也没有,屋内只四哥和嫂嫂在里面闲话。玉堂才待进去时,忽听见里头正讲他。
只听见那个娘子道:“四郎也莫说奴家挑理,老九有本事闹了西军,敢从夏枢密刀口下夺人,把拉他的军使也打了。这种前无古人的事情,他做了便罢,接着又来了场大闹东京,整个东京城都惊动了!到底他想要做甚么?!
再这么下去,天知道哪一日又闯出祸来,连我这个做嫂嫂的,还有底下的孩儿们,全被他连累到发配充军!官人只知道做买卖,其他事从来不闻不问。东京城人人都知道了,你还木头一样的这么问:‘这事准么?我的兄弟我知道,虽淘气些,品性不坏,这种事绝对不可能!’哪一日他杀父弑君了,你也是呆鸡似的一万个不信!
幸而这一次赵官家宽德,没追究咱们,夏枢密心里怎么想,难道不介意?咱们家买卖行市大头还指着人家哩,官人如今全不管,反倒叫我去调和,银子花了无数。若只是今日得罪了夏枢密便罢,明日再得罪了张宰相,李参政,咱们家的这点家私,也就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