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宋夏议和-第2/3页
因为提到了萧耨斤,讹庞便对元昊道:“据辽国那边的眼线说,两年之前,辽帝觉得萧耨斤已老,没有多少的寿数了,已经把她放出了囚笼。萧太后非但不感激,母子的积怨却越来越深,偶尔有一次同时出游,两人的车驾,也要间距数十里远。”
因这个话儿,元昊立刻大笑起来,认为耶律宗真不行:他祖先就是个游牧的,却放着弓马不去学,偏偏好儒,对礼乐诗书的感兴趣,就是个是学儒学傻了的一个怂货!这厮根本算不上对手,没必要把他放在眼里。元昊非但不怕他过来问责,而且愈发要做出几件事来,故意要挑衅这个怂货。
过不多久,很快辽国就有报传来:辽国南面的云州、西京、大同等地的党项人,因听说夏主李元昊下令说,只要投去夏境的人,都可以分地,而且还减免三年的赋税。这些人立刻被夏人蛊惑,纷纷投往西夏去了。
宗真闻报,立刻问枢密副史萧革道:“前番因边民迁移的事情,我朝派使者问询夏主,元昊那边怎么回复?”萧革回道:“元昊表面上说要彻查,尽量缓和这种局势。可是据边上州县的回报,边民迁徙的情况,仍一如既往,根本他们就没什么措施,暗地里反而在鼓动*迁徙。莫不是为了宋夏和谈,故意用缓兵之计么?”
宗真便道:“既然他李元昊阴奉阳违,咱们不能坐等他解决。你现在就回去,立刻发一道令下去,派人马紧急去援助州府,阻住边人继续往夏境迁移!”
谁知道宗真白下了令,根本派兵阻止就没有用。而且派人马去阻止的时候,倒更惹得那些党项人惶急,全都争先恐后地逃走,反而溜得更快了。
眼看着事态愈演愈烈,耶律宗真没办法,只好派出来招讨使,阻止辽国境内的党项人,继续投夏。这个时候,李元昊竟然组了支边军,深入辽地,将宗真前来阻止叛逃的人马一举击溃,然后率领着那帮党项人,一股脑儿逃了。
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便是朝堂上那些向夏的人,也没什么法子,继续帮李元昊说话了。众人一致都同意说,党项人叛逃这事儿,是元昊早已经预谋好了,故意要过来刨墙角的!这件事情,没办法再让人忍气吞声,哪里有小国侮弄大国的道理!辽国境内伐夏的声音,立刻就被提出来,然后便大肆传扬开来。
对于伐夏不伐夏,耶律宗真私底下,问了宰相和枢密等人,还有几个辽国的重臣。众人都说,夏国身为辽国的藩属,背着辽国与宋朝和谈,对宋朝称臣,开了个十分不好的头儿!
倘若其他人都跟着学,将来有哪个再服辽主?干脆借“人口迁移”的这个机会,率兵伐夏,让其他有这个心思的人,好能赶紧悬崖勒马。而且如今有一样对辽国有利:夏人与宋朝已交战多年,国力衰微,如今伐夏,正是一个上好的机会!
伐夏的决定,耶律宗真已经下了。为防辽、夏两国交战,宋人在背后再有动作,宗真便就派出来使者,与宋人和谈,等到两边一旦谈妥,伐夏立刻就提上日程。
夏历天授礼法延祚七年,辽帝宗真以夏主元昊背信弃义,鼓动着辽、夏边境的百姓向夏境迁移为理由,要出兵伐夏。这次伐夏,辽国出动人马十余万,由耶律宗真亲自西征。
辽军人马分为三路:西路六万的人马,从幽州出发,由辽国南院枢密使萧惠率领,目的是冲破贺兰山北麓,直捣兴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