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康德舆卸任-第3/3页





        再譬如说,在市井、乡村这些地方,醉汉、贪酒之类的事儿,是普遍遭人厌弃的。吃醉了打老婆那些人,在十里八乡都有个恶名儿。然而跟文人沾了边儿,‘醉鬼’就成了‘酒仙儿’了,凡庸岂敢去说三道四的。

        有些稍微有点名气的文人,拥趸无数。于国家、百姓无半点好处,只会在背后散布谣言。对努力做事的阴阳怪气,对仁人志士诋毁谩骂,然后自诩为‘公正独到’。你若说他不务正业,要责罚时,倒更成全了他们‘不媚俗’、‘不阿世’、‘不奉承’、‘不为世间俗物所容’的美名了,你说这文人好管么?”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张亢仍然不为自己发愁,还能发这些长篇大论,张奎没有心思去跟他辩。上任这事儿,既然他张亢一心要去,别人怎么能拦得住。如今张奎也想开了:张亢那厮他自己愿意,就算他在半路上死了,那也是命数,怨不着别人。

        当夜吃了一夜的酒,提起往事,哥两个从年幼时候的事情讲起,张奎又忍不住一遍一遍抱怨张亢,说他从来没让人省心过。倒霉做了张亢的哥哥,在后面担惊受怕了多少!

        当初濮州这张家哥两个,都年纪轻轻便考上进士,一时成为乡邻的美谈。出了名了,这两个人的性情举止,别人渐渐就晓得了。熟了之后,就被人编出个顺口溜:“张奎做事,笑杀张亢;;张亢做事,唬杀张奎。”

        到这一次,张亢仍旧是觉得自己没错儿,合理、合法又合情的事情,做他是因为顺理成章。倒是张奎大惊小怪,偏爱自己吓唬自己,有些可笑。

        有些事情,不管有理没有理,只要是说话人语气坚定、绝不松口儿,反驳的那方一旦气软妥协了,便就输了。因此上张家哥俩每次争执,张奎总是输的那个。说不得这一次同以往的无数次一个样,又是张亢那厮赢了。

        张家父亲去世得早,张奎总觉得自己是长子,有必要给家中母、弟给予遮蔽。怎奈张亢这个厮,总飞的太高,管他费劲,到现在几乎都要遮不着了。

        于今张奎也思量好了:张亢不是个甘于在别人树底下借荫的人,自抱负远大。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各人都有各人的活法,随他去吧。更何况国家如今正用人之际,张亢这厮有些怪才,这一去了,说不准他还真能干好,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既这么想时,不用张亢说什么,张奎自己先保证说,万一张亢有个什么,他肯定能帮助张亢照顾好家小,不会短了他们什么。家事事小,还是国家事上为大,叫张亢只管放心了去。听见张奎这些话,张亢忍不住内心里道:“这个人明明心里面什么都明白,偏偏每次遇到事情,每次都从背后拖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