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种世衡掌泾阳县-第3/3页





        有人便就告诉道:“这是芮芮,家里就剩了一个哥哥,投军去了。他因寒病上差点没了,这不也好了。”才刚烧火的叫秋哥,同他的妹妹一块在这,是这里孩子们的头儿。

        说话起来,也是去年这个时候,学馆的门正开着,左右无人,桌子上放了一盘馒头。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瞅人不见,抢过两个馒头就跑。兄妹俩正蹲在墙角里狼吞虎咽,被这里的先生看见了。

        正惊怕时,只听她们告诉道:“孩子们慢吃,别噎着。”后来兄妹俩就在这里上学了。先生病了,也没人告诉,秋哥领着他们跑了几十里的山路去采药。东西有限,难得这心。别的孩子都有样学样,不用人教,自己就知道轮班儿劈柴烧茶,淘米煮饭,比有父母在家娇惯的懂事多了。

        众人继而谈及花费,这边厢人渐多了,房屋不够急需另建,需要筹钱。说起筹钱这件事,单他一家,世衡娘子与几个为头的亲眷,召集了一拨妇人筹钱,在抚恤遗属,赈济流民。不单这里,连同洛阳、东京、汴州、苏杭,山东、河北的许多去处,亦有许多人做这事,倒是秦绮孤陋寡闻了。

        年纪小的都捐了首饰,力邀秦绮一块去。与各色人等打交道,需要耐烦,要齐人心。这个秦绮却做不来,叫她做时,她宁愿在前面冲锋陷阵。便有心冷目明的妇人,同意她道:“本不该去,这些事做它有什么用?北珠、辽参本是女真所产的,与我宋人界上挨不着,区区钱物,杯水车薪。可笑这些无知蠢物,胡乱阻抵。”

        这人秦绮也知道,据她称自己陪嫁的多,不靠男人,两口儿在家形同陌路。她的儿子七八岁,与伙伴玩耍打输哭了,于是她请了西北第一有名的教师,苦教本事,于今远远超出了别人一截,同龄人早就没有敢惹的,因此得意。

        秦绮听见她这话,心里就道:“这种教养急于求成,孤芳离群,难堪大用。”这妇人不知秦绮心里想的甚么,仍旧在笑那班傻子。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