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一百一十七章
现在常住在厉王府中的府医姓于, 名于立人,已过不惑,曾经是军中的一名军医。
与其他军医, 食朝廷俸禄身有官职不同, 于立人是个白身。
因为于立人是秦戮从战后的废墟中救出来的,彼时于立人的家人都已经在前不久的战争中身亡。
被秦戮救下后, 于立人自己孑然一身又无处可去,便留在了秦戮的军队。
当时秦戮的第一反应便是拒绝, 因为像是于立人这般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百姓,天齐都有统一的安置之法。
最后,还是于立人说自己略通医术, 在治疗跌打损伤方面也略有所得,除此之外别无长处, 留在军中, 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彼时秦戮还是考虑到军中军医极其稀缺,于立人即便医术不佳, 给其他军医打打下手也能缓解一些压,才勉强点头, 应了于立人的请求。
这对于秦戮不过是一件小事, 秦戮甚至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直到大半年之后,秦戮偶尔从手底下的将领口中听到其对于立人的夸赞, 才知道当初的于立人有多谦虚。
于立人哪里是略通医术,在治疗跌打损伤方面也略有所得?
明就是极善此道!
从那将领的口中,秦戮又得知, 但凡是经于立人之手治疗的伤兵,其治愈的可能性比之旁人要高出一大截。
秦戮立刻便意识到,于立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除此之外, 秦戮又听到了一个消息。
那便是因为于立人是军医之中唯一的一个白身,平时颇为不受其他同僚的待见。
除了治疗伤兵之外,于立人每天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给其他人打下手,处理一些杂事。
秦戮当即便意识到了其中的不妥之处,毕竟一天就只有十个时辰,人的精力就只有那么多。
于立人将大量的时间精花费去处理这些杂事,哪里还有精力和时间去治疗伤患?这不是在减少伤患治愈的可能性吗?
秦戮当即便新指派了人去给那些军医打下手,甚至力排众议,直接让于立人管理整个军医队伍。
后来,果然没有人再让于立人去打下手,而于立人同样没有辜负秦戮,医治好了不少伤患。
两年前,秦戮回京之时,便想将于立人举荐给朝廷。
谁知于立人却死活不愿意。
说他是秦戮救下来的,当然是要为秦戮卖命,他现在只想跟着秦戮回三皇子府,即便只是做府上的一名府医也愿意。
若是他日秦戮再出征,他也可以随着秦戮一起,为秦戮卖命,若秦戮不愿,他便就此离去。
秦戮拗不过于立人,又不愿失去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到底还是同意了于立人的请求。
在厉王府中的这两年,于立人也没闲着,一直都在翻看古籍医术,想要找到让伤口愈合更快、治愈的可能性更高的法子。
用于立人的话来说,这是未雨绸缪。
于立人在厉王府这些年的动静秦戮也有所耳闻,所以在得到那壶烈酒后,秦戮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第一个人,便是于立人。
秦戮找去的时候,于立人正在书桌上翻看着医术,手边,是写写改改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药方。
听到门口的动静,于立人连忙起身:
“见过殿下,殿下今日怎么得空,到属下这来了?”
因为曾经与秦戮一同共事,秦戮又能算得上是于立人的救命恩人与伯乐,在面对秦戮时,于立人的态度相较于其他人,倒是亲近一些。
“免礼,本王刚从王妃那得到了一物,说是此物能够清理伤口,提高伤口愈合的几率。”
秦戮不是墨迹的人,抬手直接将手中的那坛子烈酒放在了于立人的面前。
“王妃?”
试问在厉王府中,还有谁不知道顾砚书其人?
即便这几个月来,于立人从未与顾砚书有过任何交集,但他早就同厉王府中的其他人一般。
在听说了顾砚书做下的种种事迹,见过了顾砚书捣鼓出来的种种新鲜玩意儿后,成为了一名坚决拥护厉王妃殿下的脑残粉。
想到王妃殿下所创造出来的玻璃、活字印刷、眼镜、地暖等物,又听闻秦戮说桌上的物品是出自王妃之手。
于立人看着那坛子烈酒的眼神顿时就变得热忱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