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她的族人



  枭跟着顾明澄又从山上下来,回到杏源村,后者一眼看见人群中的小和尚,莫名生起些似曾相识。

  修乙被顾仙长叫过来盘问,从怀里掏出一份度牒,姿态庄严呈上。

  青轩荐他到义善堂,特地嘱托颜若依关照一二,她见状走上前,对着顾明澄敛衽一礼:

  “这位小师父法号觉空,自西昌无相禅院来,师从护教伽蓝善明尊者。”

  听得“无相”二字,一向不敬佛法的顾明澄也起了些肃然,这是西昌佛国第一禅院,寺中住持及四大护教尊者,皆属善字辈。

  善觉定慧,这小和尚的辈份不低。

  顾明澄把这份由西州都护府签署的度牒,拿在手上看了半晌,满心的盘问有点说不出口。

  修乙那日上宣灵台前,把证明身份的文书,连同木狐狸一并寄存在青轩处,是为着若一旦败露行迹,不至于拖累身在西昌的师门。

  这个身份,是经齐朝认可,比起上次跟顾大仙长顺嘴胡诌,一点掺假的水份都无。

  顾明澄斜瞥一眼小和尚,拿话套他:

  “觉空小师父,你来南黎,可是曾许下什么普天大同的宏愿?”

  修乙以后不必再做招摇撞骗、大肆敛财的神棍,端庄的脸上神情冷漠,合什回应:

  “阿弥陀佛,小僧秉持吾师禅行,修习小乘法门,阿罗汉独了生死,不度世人,若论宏心大愿,恐怕要让仙长失望了。”

  他摇身一变,过去普度众生的低眉顺眼,换成如今自恃清高的独善其身。

  顾明澄摸摸下巴不言,身后的端方眼睛骨碌直转,他在地宫追了修乙一天一宿,对他妖身的气息相当熟悉,此刻只觉这小和尚可疑,围着人转了两圈,鼻子微不可查地轻耸。

  “端直端方,你们两个不必跟我回城,留在这儿帮忙。”

  顾明澄其实早对当日逃走的狐妖失去兴趣,不再多想,吩咐两个弟子一声,抬脚便走。

  枭在后叫住,嘱托他进城后把那枚傒囊塚送到景玉楼的手里。

  景玉楼这会儿还在城里,预备着鉴花宴开始后,由他出马,将花娘从天香坊引出,带到杏源村来。

  有了这块香石,便能多添几分成功的几率。

  今日景玉楼本是不同意颜若依也来的,怕她身处险地,自己不在边上,万一有个闪失。

  作为最后一重祭品,颜若依毕竟不比太子和皇后有宫禁铭文保护,风险实在要大得多。

  不过架不住她坚持要来,最后还是出动未染,有虎灵贴身保护,景玉楼才勉强答应。

  这么说起来,王爷的确坐实宠妻之名。

  快到晌午的时候,村民为酬谢义善堂的善举,专门备下饭食,招呼众人就在村口大榕树下,摆了十来桌颇为丰盛的席面。

  颜若依见小圆儿在旁兴致缺缺,饭也不用过来陪她,两人避在一处花荫下低语。

  小圆儿这一个月日日被六爷押在静室闭关,一直没怎么和颜若依碰面。

  那夜虽是醉了,并未听到她自愿舍身的表白,却多少也知道,如今世上除了皇后,只有这个离彩衣,与自己血脉最为相近。

  这是她的族人。

  她如今再世为人,下意识对命运强加给她的身份感到排斥,亦不想承担何种守护的责任。

  然而血脉亲缘的力量如此强大,让她不由自主跟离彩衣有了几分亲近,随之而来的是关心和记挂。

  她想保护这个女子,一如过去,她也曾有过守护族人的心愿。

  唯独无法容忍的,是背叛和欺骗。

  “谢安干的,你信么?”

  小圆儿这话没起头没落款,颜若依却听明白了,神情一黯,回答显得慎重:

  “我和小楼一直怀疑颜致吾,七星醉月二十年一开花,十九年前花开之时,他就在烂柯山。”

  她的声音惆怅难解,“若说是谢安指使得他,的确说得通。”

  小圆儿见她这般犹豫,肯定道:“你还怀疑别人!”

  颜若依怔怔出神良久,缓缓摇头,从身旁的花枝上掐下一朵绣球花,一点点揉碎,花辨自沾染花汁的指尖点点洒落,如同她难安的心绪逐渐低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