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新装备-第2/3页





    农村专门种地的农户,辛辛苦苦的折腾一年,都存不了几个钱。

    丘陵地带,田土高低起伏,一户人的田土,近的在家门口,远的隔着一两里。

    东一块西一块,就算是平原,也没能力实现机械化种地。

    承包土地?且不说有没有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承包出去,就算愿意承包,也只能人工种地。

    家里不种点粮食蔬菜,喂点猪养点鸡,什么都要用钱买,哪个农民有这么多钱?

    普通饭店的服务员,包吃包住,每月大概四百块钱。

    干苦力的棒棒,月收入都有一千多。

    在惠明食品店帮忙的江疯子,钟国鸿开的工资,就是每月两千。

    梅老坎厨艺精湛,每月给两千块钱的工资,他觉得并不亏。

    搬运模式升到七级,做任务的时候,每米补贴十块钱。

    梅老坎的工资,也就他搬运两百米的补贴。

    见对方有些犹豫,钟国鸿带着对方,走向正在做饭的王家英,笑道:“家英,我想让老坎过来帮忙,每个月给他两千块钱,怎么样?”

    “嗯。”王家英点了点头,笑道:“我正想让老坎过来帮忙,他的厨艺很好。”

    王家英跟梅老坎是老乡,自然知道对方的厨艺怎么样。

    王达明和车翠英请王狗蛋吃饭的时候,都是让梅老坎去帮忙煮饭。

    农村嘛,谁的厨艺最好,一个村的人都知道。

    红白喜事的时候,都是找厨艺最好的人帮忙煮饭。

    “谢谢,谢谢你们。”梅老坎欣喜、感觉不已。

    “老坎,你想借多少钱?”钟国鸿问道。

    “五百块钱。”梅老坎想了想后道。

    “这是两千,预支你一个月的工资,你那三个闺女,不读书可不行,现在不读书,往后只能下苦力,多读点书,有利无弊。”钟国鸿拿出两千块钱。

    “谢谢。”梅老坎感动得难以言语。

    “吃了饭就坐车回去吧,老家的事搞定了,就来店里帮忙。”钟国鸿笑道。

    “嗯。”梅老坎点了点头。

    “江疯子,过来吃饭了。”王家英叫道。

    直接称呼绰号,谈不上尊敬与否,熟人嘛,都喊习惯了。

    王达明的三爸王狗蛋,哪怕赚了不少钱,回到老家的时候,照样有人喊他狗蛋。

    王达明绰号王cuacua,尿字下面一个土(这个字已经沦为历史),意思跟二愣子差不多。

    在渝州的本地人,几乎每个人都有绰号。

    光头,四眼,巴倒烫,方脑壳之类的绰号,在渝州很流行。

    午饭后,梅老坎意气风发的坐车回家。

    钟国鸿挑着两个合金箱子送米。

    两个箱子都装了二十包大米,每包大米三十斤,加上箱子的重量,足有一千两百四十斤。

    一趟四十个客户,一趟完成四十次任务。

    “上午跑了五趟,完成了两百次任务。”

    “加上刚刚搞定的四十次,我今天完成两百四十次任务了。”

    大米放在箱子里面,谁知道箱子有多重?

    钟国鸿以每秒五六米左右的速度,将一袋袋大米送给客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