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养老院-第2/3页





    心血来潮的洪国忠,决定弄一个药物研究中心。

    年近四十的他,自然想多活几年。

    成立一个药物研究所,就算没有研制出延年益寿的药物,或许可以捣鼓出治病救人的药。

    本着一劳永逸的想法,洪国忠让建筑公司的人,修建一个医院和一个研究中心。

    有医院就有病人,有病人就不缺试药的人。

    没钱治病的人,别说是现在这个年代,就算是几十年后,也有不计其数。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病人签合同试药,合情合理合法。

    这天上午,洪国忠去拜访了几个老人。

    得到允许后,他提交了申请,办了相关手续,又买了一些土地。

    耀阳银行、耀阳保险公司、耀阳法务公司、耀阳通信公司、耀阳运输公司、耀阳纯净水厂、耀阳房产公司等,相继进入内地市场。

    在京城待了两个多月,洪国忠乘坐客机返回港岛。

    日常修炼之余,他让小白下载打印汽车技术、飞机技术。

    “港岛住着更轻松,产业的重心向对岸迁移。”

    港岛经济很发达,内地的经济太落后。

    把产业迁到内地,可以增加内地的税收。

    在港岛交税,大头都被米国人拿走了。

    洪国忠历来坚信肥水不流外人田。

    肥了外国人,无异于坑了自己。

    临近中午,洪国忠来到富乐大厦。

    见他到来,阎埠贵笑道:“国忠。”

    “三大爷,身体怎么样?”洪国忠明知故问。

    “还好。”阎埠贵点了点头。

    “一大爷,你呢?”洪国忠又问。

    “还行,再干几年都没问题。”易中海笑道。

    洪国忠给众人把了把脉,然后道:“要是你们想休息了,就跟我说一声。”

    “我们又不是干的体力活,每天有点事做,比待在家里强多了。”易中海笑道。

    “喝两杯?”洪国忠问道。

    “嗯。”易中海点了点头。

    “一大爷,你今年六十七了?”洪国忠拿起一坛酒,给喝酒的人都倒了大半杯。

    “下个月就六十七了。”易中海说道。

    “老易,要是在京城那边,我们都退休几年了。”阎埠贵感叹不已:“第一次跟国忠比赛钓鱼,我输了十块钱给他。”

    “听柳海中说,他的退休工资,一个月还没有一百块钱。”易中海说道。

    “京城的人均工资,还不到两百。”阎埠贵说道。

    “我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比二大爷一辈子的工资都还多。”何雨柱笑道。

    “你每月三十万,还没算奖金,二大爷以前一个月才八十几块钱,就算他工作一百年,也就十万块钱左右。”阎埠贵算了算账。

    “三大爷,你和三大妈加起来,每月都能到手二十几万。”何雨柱说道。

    “你怎么知道的?”阎埠贵问道。

    “工资都是银行发的,你们每个月多少钱,我一清二楚。”何雨柱笑道。

    “也是。”阎埠贵拍了拍脑门,上了年龄的他,记性不是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