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拖字诀-第6/7页





        --

        大军按兵不动,卫刃这个先锋将就闲了许多。

        他在军中除了跟着理国公等人学习排兵布阵,就是常给林姜写信。横竖他作为皇上心腹,常要有快马专门送他的奏报回去。

        那一封折子也是送,加上家书也是送。

        林姜就陆陆续续收到卫刃的不少信函。

        这日她回林家的时候,正巧遇上周黎蘅与黛玉也回来探望林如海。林姜一见二人就道:“可不是巧了吗?”

        林如海坐在书案后笑道:“听说你到了,我就让人把蘅儿和玉儿都叫了过来,在书房里方便说话——可是卫刃又从西北传了新的家书回来?”

        林姜对军情和朝政之事其实实属外行,她也深知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也不自己在家琢磨,反正家里也没人管她,她经常坐上车就回林家来了。

        “叔父这是方便了我,省得我说两回话。”不然回了后院,她还会再跟黛玉说一遍的。

        丫鬟们上了茶,就都退了出去。

        林姜就道:“理国公稳扎稳打,就在通城外驻了营地,只每日在外行敲打建筑之事,并没有再攻城。果然,两个月下去,北戎先急了。”

        她一一说来:“卫刃道,这几日总有北戎将士站在城头喝骂宣战,说什么,我们占了你大周的城,抢了你们的粮和人,若是有胆子是条汉子就过来攻城,给你们大周死了的百姓报仇雪恨啊。”

        听了这些话,黛玉就先蹙眉,林如海教导过她,战事从来苦的是百姓。

        如今听北戎人侵略了大周,屠杀了大周的子民,还叫嚣狂妄如此叫阵,心里就不痛快。

        但一抬眼,却见父亲和夫君竟似乎同时松了口气。

        黛玉何其聪敏,思绪一转也就明白了:是了,北戎急了,说明大周军做的是对的。

        唯有自己的做法对了,伤到了敌人,他们才会跳脚。

        林姜也是如此想:“可见理国公是抓住了北戎的痛脚和软肋。只是叔父,两个月大周军队毫无战绩,只怕朝中有些人又要叽叽咕咕,只怕还要劳烦叔父……”又转向周黎蘅:“和世子爷,于朝上能帮着说话的时候,说上两句。”

        这不单是为了卫刃,其实更多是为了理国公。

        毕竟卫刃只是前锋将,理国公才是统领全局的大将。

        他看似悠闲的搞基建,还给当地百姓开荒犁地,但心里承受的压力想必不为人知。若是在外真拖个一年半载,大军空耗粮饷,却毫无战事,朝中有些文臣必然要叭叭叭。

        让理国公敢这么做的原因,其实卫刃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一来卫刃作为前锋将,刚来的时候就已经贡献了极为出彩耀目的一战,可以堵一堵旁人的嘴;二来就是卫刃是帝王心腹,可以跟皇上直接密折交流,能够把理国公的苦心转呈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