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钓鱼执法-第10/12页





        而彼时大周也曾有过几次对外征战。

        既然有战乱,这粮食的价格就波动很大,同样的银钱,能买到的粮食的量可是天差地别。

        贾代善跟太上皇是年少君臣,一向关系很好。

        当年贾代善察觉此事,就上禀太上皇,请奏给兵丁发俸禄,不要只发银子和铜钱,而是发一半银子,一半粮食。

        比如十两的饷银,就定好发五两银子,一石半米——这样能保证就算粮食大涨价,士兵们也不会因家中买不起米面而担忧不满,毕竟战时安抚兵丁是最要紧的。

        太上皇同意了这种发放军饷的办法。

        放在当时来看,贾代善这样的做法是无可挑剔的。但问题是世上无百世不移之法,随着时间过去,大周朝二十年未动兵戈,米价也日趋稳定,这样发放粮食的举措,却变成了一种贪污的途径。

        毕竟要发粮食,就要先从民间采买粮食,再按量发给将士们。

        这一买一发之间,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因是朝廷购买粮食,还是大量稳定购买,用于发给军伍的,米行自然是不敢抬价,一般还都比市卖便宜两成。

        而军营中的买办低价买了精米,转手就加上三成的价格,再把这些精米贵价卖掉,从中赚取利润。

        这还不算完,他们会再拿出一小部分钱来,买那种最次的陈米,再按照一人一石半的数目,发给普通的兵丁。

        这样空手套白狼两头赚钱,买办们赚了个盆满钵满,苦了的只有普通兵丁。他们领到的禄米,几乎都是人难以下咽的老旧陈米,甚至有的霉腐之米,哪怕用来喂鸡喂鸭,小动物们都扛不住,会吃的没了命。

        许多家里过得去的人便把陈米扔掉了,但那些穷极了的,也只好壮着胆子吃,吃不死就是万幸。

        他们毫无办法。

        做这种事的,都是京营里的老油条,上下都打点过了的。普通的士兵求告也无门,不但得不了应得的禄米,还会给自己惹事,轻则一顿好打,重则身上就背了罪名。

        时间长了,形成了定例后,兵丁们就只好自认倒霉,全当俸禄只有五两银子。

        卫刃把这件事说给林姜听时,林姜就感慨道,有人的地方就有贪污。

        当时在荣国府住时,也是这样。听探春说,荣国府里给她们姑娘,是每月有二两银子的例银专为买胭脂水粉的,另外有二两银子是月钱预备着姑娘灵活使用。可那些买办们拿了钱去,弄来的胭脂水粉都是次货。还得荣国府姑娘们,另外拿自己的银子,叫人去买这些家常用物。[2]

        还是后来探春帮着凤姐儿管家时,向凤姐儿提了这件事,将这一项免了。

        “可见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林姜还忍不住念了句《圣经》里的话。在哪里,贪婪的心都是一样的。

        而这种积弊,在卫刃上任后算过账目,走访过下头的兵士后,就禀明了皇上:非战时京营无需折算银两发粮食,直接给将士们发银子和铜钱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