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来朝



林姜第二日就去打听历来放出宫的宫女,  之后的人生经历。

        她思来想去,直接去找了这宫里最资深的宫人之一,太后娘娘身边的常嬷嬷。

        作为宫里的常青树,  常嬷嬷已经见过了无数宫人进来与离去。

        -

        慈安宫宫人居住的小偏院里,  常嬷嬷自然住着最好的一间南北通透的大屋。

        见了林姜,  常嬷嬷先笑给她道喜:“院正大人可是快要大喜了,怎么今儿有空来我这儿坐坐?”

        林姜来都来了,就先给常嬷嬷诊脉,又将从前留给常嬷嬷的方子改了改。

        这才切入正题,  问起常嬷嬷,每年到了岁数出宫的宫女都去了哪里。

        常嬷嬷眯着眼睛:“宫女不比太监——男人能传宗接代,  家里要不是穷极了是不会把儿子卖到宫里挨一刀做太监的。但送女儿进宫当宫女,  却未必是山穷水尽的。”

        “许多是家中女儿多了就嫌弃,  或是一时不济缺几两银子使,  见宫里每年一度要宫女,就签字画押,带上官府文书证明是良民,  祖宗内并无罪人,就可把女儿送到宫里当差,  父母领五两银子走。”

        林姜点头:就像是袭人,原本把她卖进贾府的时候,是家里穷了养不活这么多孩子。但后来又渐渐复了原气,甚至都能想着跟荣国府赎人了。

        宫女也多是如此。

        “这样的宫女,  到了三十被放出去,  自然就回家里去,  以后由家人做主。”

        常嬷嬷捧着手炉子,  有点浑浊的双目陷入了某种沉思:“当然,  也有很多宫女,连本家都不记得了,是被卖给了人贩子或者是官家人牙子,辗转进了宫,连名姓都不知道,自然无处可去。”

        就如同小雀儿。

        常嬷嬷见林姜是真的对她们这些宫人感兴趣,也就细细给她讲了。

        这些无家可归,到点出宫的宫人,下场最好的就是那种宫里特许留到四五十岁才厚赏出宫的资深嬷嬷们,她们一旦告老,就会被许多官宦人家接到家里去,教导女儿们规矩。

        就算不是为了送女儿入宫,但学学皇室规矩,也算是说亲的一道砝码了。

        但寻常的宫女,就没有这样被人请了去做西席的好事儿了。

        有的会去下头王府里做一些管事的嬷嬷,还有的就继续为皇城服务,比洗衣房需要两个管事的嬷嬷,或是太后娘娘每年设粥棚布施灾民需要人看着之类的杂活。

        常嬷嬷叹息一声:“但这也得有门路的宫女,才寻得着新的差事呢,许多也就只好拿着出宫时主子赏赐的四十两银子,在市井中赁一处房舍,愿意成婚的呢,就好赖寻个人嫁了,那不愿意的,就只好做个小本买卖,紧巴巴地了此余生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