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阴差阳错-第7/11页





        以她的脾气,想到一会儿要让她把这些贵女们的诗作分个高下点评,迎春就瑟瑟发抖,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她宁愿去作诗那边垫底!

        迎春的手足无措和窘迫被黛玉看了出来,黛玉就温声问道:“二姐姐要不要也来下场试试?”

        迎春如蒙大赦,刚想动步,又不由有些羞涩胆怯地看了一眼绍王妃。

        绍王妃含笑:“技痒就下场,这有什么。”然后目光从黛玉身上掠过。

        这是个能体谅别人难堪的孩子。

        虽说她派来的杨女官还没来得及跟她细细汇报这位林姑娘的举止,但绍王妃只从这短暂的接触中,就觉得这孩子,聪慧过人心思澄澈。

        她相信自己的眼光。

        只盼着她的蘅儿能消了那种怪病才好。

        襄王郡主见迎春跑路,不由撅了噘嘴,看向林姜:“小林太医,这可只剩咱们俩了。”

        林姜笑道:“郡主,这不还有王妃和两位夫人吗?”

        绍王妃这个脾性显然是从小被家里看重当男儿教养的,文化水平绝不差。而魏夫人和吴老夫人又都是出自书香门第,活了这么大岁数,便是不会作诗,于眼界上点评小姑娘们的诗词,也绝对够了。

        她跟襄王郡主,才是在摸鱼的两个人呢。

        好诗不需要穿凿文字,只看诗仙诗圣们的诗词,哪个不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并不是用典越多,用字越佶屈聱牙才是好的。

        有多年义务教育打底,她哪怕不会作诗,但也能看出好歹。

        王妃做了韵官儿,亲手从匣子里拈了韵出来,然后指了座钟道:“作诗得有兴致,也不着急赶时间,就等钟表指到六上头再回来写诗吧,你们愿意在这屋里看看书也好,愿意在院子内外逛逛也好。”

        虽王妃如此说,但姑娘们多半也是在屋里冥思苦想,守着笔墨,随时涂抹。

        另有现去翻诗书韵律的,或是问着旁边好友一二记不清的典故。

        倒是黛玉,走到院中,轻抚梧桐,又看冬景。

        绍王妃看着她走动举止,越发满意——人有没有灵气,实是时刻看得出来的。

        正好趁这个机会,将杨奇儿叫到身边来,主仆俩咬起了耳朵,说的也是黛玉。

        杨女官刚才因为欢喜还摔了一跤,经此一事,倒是更看清了黛玉的处事,此时一一跟王妃细说,主仆两人都面露微笑。

        坐的近的魏夫人能听着,也跟着颔首而笑:这周黎蘅的婚事,何止是绍王府的老大难,连魏家都跟着担忧的不得了。

        此时魏夫人跟绍王妃心情是一样一样的:好姑娘都挑中了,只盼着周黎蘅千万别犯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