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狼



  大半夜暗哨燃起的大火,将紧邻的几处牲畜棚都给点着了,吓得牛羊都炸了圈,在各家院子里乱窜乱拱。

  眼看着火苗腾腾而起,就要烧到民房之上。周围居住的民众惊慌失措,男人们来不及披上衣服,打着赤膊在来回运水,女人们带着孩子躲得远远的,祈祷着夜里刮起的风不要将一星半点的火星子吹到自家的屋顶上。

  离得最近的就是北城巡查司,打更人跑到巡查司汇报了火情,七八十个巡查兵丁衣衫不整地拎着水桶就跑了出来,加入到救火的行列中。

  也亏得发现火情及时,打更人先是大声喊叫,惊醒了左邻右舍,又去巡查司找寻支援。

  饶是这样,蔓延的火势也将三四户人家的房子烧了大半,所幸家中人早早躲了出来,没有受伤。

  上百号人忙活了大半天,直到天光大亮,才将大火扑灭。

  渭城气候干燥,每到离夏入秋时节城中容易着火。

  这件事没有引起城主府的注意,只以为是民房用火不当引起的。

  可当那位老者摊开地图才发现,自己布置的暗哨就是在那附近,这时才有人来报,最先着火的房子里,有几具焦尸。

  这时,其他位置的暗哨也汇报了,同时着火的还有几处暗哨,都是被人杀了暗探后纵火。

  “这是有人刻意为之。”老者面色铁青:“查,北城今天出入的人等,有没有异常。”

  很快,北城驻守便回报,没有异常,北城今日出城的都是些商队,去往蛮族做生意的居多,也有小规模的商队往北胡方向去了。

  老者听完,叹了口气,“霍的人要来了。”

  渭城的消息终究是瞒不住的,霍是一定会回来的。

  他从怀中拿出一封密信,看着上面的印戳,沉默良久。

  这是半月前京都来的密信,信的主人是那位掌控京都耳目的执刀人。

  信的内容很简短,先朝余孽躲藏军中,咸鱼口除之。

  先朝余孽这个词用得非常隐晦。

  说的是上一个朝代心怀复辟的旧臣,还是打着让先帝旗号试图谋权的势力呢?

  据他所知,这十二年来,除了京城在当年大肆清肃之外,再也没有关于先朝余孽的消息。

  当时京都清肃之后,皇帝曾颁旨各郡县,表明无论是先皇门生还是跟随先皇征战的将军,只要继续为国效力,官升一级。

  这一举措着实笼络了人心。

  各地民心向背,皆为皇帝立庙,称为仁皇帝。

  其实幕后的隐情,老城主还是知道一些的。

  为什么要给忠心先皇的人升官晋爵呢,因为当时在京城的所有先皇一脉的人,都被杀了个干净。

  从大将军、太傅开始,一直杀到四品文武官爵。

  几乎所有的先皇直系,被清剿殆尽。

  然后给那些边将,要地文官升职,这就有一批人进京。

  那边镇重地,赋税要地的首席官员的职务就空了出来。

  自然是被皇帝的亲信给顶缺。

  可这到京城任职的一批人虽然也是先皇一系的人,但他们在京城没有根基,更好掌控。

  一杀一升,解决了朝代更替的问题。

  十二年过去,北国没有一地发生过叛乱。

  这就是手腕。

  而操纵京城清肃,处斩上千官员的幕后掌控者,就是这位执刀人。

  也被称为是先皇的背叛者。

  他被先皇扶持,坐上执刀人首席,掌控皇帝耳目。

  在皇帝陨落之时,他第一个向新皇效忠,并调兵封锁了进京路线。

  同时,京兆尹在此事也是出了力的。

  那位先皇死忠,霍,从沐云关赶回京都,宣布先皇死讯,同时号召各边将管束手下将士,盯防边境。

  新皇很满意,封侯爵,让他做北疆镇守,北疆一切军政大事,皆由他一人定夺。

  那位执刀人首领不同意,新皇只好设立监察处,监察处属京都直管,北疆各城设城主,由当地各大家族推举城主担任。

  原本城主有城防的权力,后来有几个城的城主脑子一热,勾结北胡,将北军中的几支主力埋伏,切断了北军的粮道。

  霍带兵七千,连破三座重城,将几个城造反的家族连根剿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