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尊汗
当全蒙古的大汗,这事说容易很容易,大汗者,兵强马壮者为之;说难也很难,得走程序。
大明光武五年九月八日,科尔沁草原西拉木伦河河畔,挤满了漠南蒙古各部的牧民。
“科尔沁”,蒙语里是“最忠于皇帝的部落”的意思,既然是最忠于皇帝的部落,称汗仪式自然要在这里举行。九月八日这个日子,是朱亨嘉亲自定的。他固执地按照后世的说法,带个“八”、一路“发”,硬是选了这个“好日子”。
在卫士的护卫下,朱亨嘉来到了西拉木伦河河畔。
他一到,身着华服的萨满便开始主持祭天地的仪式,萨满以庄严的声调,高声吟哦:
“长生蓝天,人生苦短。
江河归海,心性本善。
猛虎狂啸,勇士挥刀。
今日年少,明朝垂老。
湖岸绿藻,汇聚钱鸟。
君子宽厚,友朋相交。
飞禽走兽,知其族类。
人有良知,自当相爱。
金色世界,地域广阔。
何须相残,各自开拓。
斡难河源,一汪圣泉。
我族昌盛,子孙繁衍??”
这首祭歌历史悠久,乃是当年成吉思汗称汗时,萨满所唱之歌。历代蒙古大汗称汗祭天地时,皆要唱此歌。
歌声婉转悠扬,漠南蒙古各部的札萨克们听了此歌,心胸顿时开阔,宛如这青山蓝湖,放下了恩恩怨怨,只剩一片祥和。
祭完天地,推选可汗的仪式便正式开始了。
和汉人的三辞三受一样,想当蒙古大汗,也不是马上就能当的,得先假惺惺地推让给其他人,其他人不肯,坚决拥护汝,才显得汝是众望所归。
于是,朱亨嘉笑嘻嘻地开口了:“科尔沁部的吴克善,乃蒙古人中的长者,德高望重,当为蒙古大汗”。
皇帝只是假惺惺地......仅当了汉人的皇帝,也做了蒙古人的大汗。和这一刻的荣耀相比,此前那么多的坎坷、那么多的艰辛,一次次的出生入死,又算得了什么?
虽然此次参加会盟的札萨克仅限于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并未派人参会,但其权威性毋庸置疑。朱亨嘉坚定地相信,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从此以后,他将征服全蒙古,接受越来越多的人们盟誓效忠。他将走出草原,走到更大的世界去,成为天下人的皇帝、大汗。
盟誓完毕以后,接下来一个极其重要的仪式,是要给新汗冠以一个响亮的名字。这个名字,其实那天召见时,已经和各部的札萨克们商量好了。不过,大家还是装作毫不知情,由萨满向长生天和四方世界广为征询。
满脸褶子的老萨满,在猎猎风中呼吼道:
“天地相商确定,
立朱亨嘉为国主,
令我前来传言,
赐名傲日其郎腾格尔汗??”
仪式到此,方算结束,吴克善第一个带头欢呼起来:“傲日其郎腾格尔汗!”
他这一喊,众人也随着齐声高呼:
“傲日其郎腾格尔汗!”
“傲日其郎腾格尔汗!”
“傲日其郎腾格尔汗!”
不光是贵族,普通的牧民们亦高声欢呼。成千上万人同时呼喊,伴随着那节奏和气势,众人呼喊的声音越来越大。渐渐地,天地变色,忽然间霹雳齐鸣,仿佛天上的乌云,也感觉到了什么,堆积成一个巨大的图案。凝聚久久,才缓缓地散去了。
所谓“天地变色,凝成图案”,是大明朝出了名的马屁精丁魁楚在《明史》中记载的,“陛下为众所推,继蒙古傲日其郎腾格尔汗位。当此之时,五彩云出,霹雳齐鸣,凝成九州万方图。俄尔风清气爽,红日升于东方。盖圣主登基,得天之佑,必有祥瑞出”。
仪式结束,接下来就......开始了盛大的宴会。科尔沁部的部民们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席,人们互相举杯相庆,祝贺新汗的诞生。
为了表示自己对朱亨嘉的忠诚,吴克善决定亲自为这位全蒙古的傲日其郎腾格尔汗烹煮肉汤。
皇帝的岳丈卑躬屈膝地唱道:“让我为您准备早饭,晚餐亦不敢怠慢。让那羊群遍布平川,让那牛群漫山遍野。馋嘴爱吃的吴克善,每天分得肥肠吃。我将日夜为续,毫无间断地。宰杀那肥壮的羯羊,供您吃鲜美的肉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