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秦淮(二)-第2/2页



  什么!十万两银子还不肯轻易让人睡?还出什么题?这秦淮河的姑娘真矫情!范毓奇气得七窃生烟。

  他的那位“仁兄”倒不生气,反倒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说道:“请妈妈讲来”。

  “恋恋红尘,问东西南北,痴人何在请公子对下联”。

  “仁兄”不加思索,加口就来,“悠悠白驹,求春夏秋冬,芳心我属”。

  鸨母吩咐丫鬟记下来,又道:“逝雪落花,花过无影为谁开?”

  “凄风残月,月落有光照卿来”。

  “好”,范毓奇由衷地叫了声好,这对子,他可没本事对。

  鸨母又道:“公子大才,请为小女作诗一首”。

  有道是,一见钟情是诗歌的催化剂,这位仁兄,精虫上脑后,小诗一挥而就:

  一代倾城女儿家,红尘飘零逐浪花。

  可怜本是良人子,犹忆村头浣溪纱。

  质傲清霜傲雪色,香含秋露气自华。

  纤腰玉带神女作,回眸一笑胜星华。

  鸨母将对联和诗抄好后,交于郭巧儿。郭巧儿读到“可怜本是良人子,犹忆村头浣溪纱”时,不禁泪流,当即表示同意。

  于是名花有主,众恩客散去。

  范毓奇不愿意打扰仁兄的好事,给他留了个地址,便告辞了。

  返回后,同行的管事埋怨他:“公子,您花了十万两,自己不享用,却让给别人。钱再多,也不能这么个花法呀!”

  “汝懂什么,依吾看,此人必是做官的,而且官不小,咱范家能否在江南打开局面,便着落在此人身上也!”

  “公子,非是小人犟嘴,那厮连姓名都没留,谢字也不说一声,八成是个骗子。您留住址给他,那是抛媚眼给瞎子看,恐怕早跑没影了”。

  “胡说,不肯留姓名,正说明此人非同小可。且在客栈候着,必有佳音”。

  命运似乎在扇范毓奇的脸,他抱有很大希望的那位仁兄,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半个月过去了,杳无音讯。

  范公子也不着急,日日纸醉金迷地出入于风月场所,结交那些他认为值得结交的达官显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