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永王-第2/2页



  刘沁急忙施礼,“马同知言重了,此乃吾分内事”。

  来到锦衣卫的诏狱,马吉翔狞笑着吩咐道:“传吾的话,有胆敢跟这僧人说一个字者,剥了他的皮”。

  “放我出去!”

  “有人吗?”

  “谁来跟我说句话?”

  僧人快发疯了,被关了三天,居然没人敢和他说一个字。到了送饭时间,狱卒们扔下饮食,掉头便走,没有一句言语,连脚步声都是轻盈的,仿佛是一群不会说话的行尸走肉。

  锦衣卫的老人都知道,马同知向来说到做到,说剥人皮,那可真敢剥!

  大明朝的僧人分禅僧、讲僧和教僧,分别穿褐色、玉色、皂色的纳衣。这僧人,二十岁左右,穿一袭褐色纳衣,皮肤白皙、五官端正、目光柔和又有些怯懦,手上没有老茧,倒是没吃过若。

  据他说,他叫“朱慈炤”,或者“王士元”。

  “朱慈炤”后悔了,留在凤阳多好!当当和尚或者教教书,也能过得日子。没来由的,听说南京光复了,以为自己有了出头之日,跑到江南来。这下好,看来命要保不住了!

  “朱慈炤”说,自己是一个苦孩子,人生历程是这样的:

  那一年甲申之变,他作为先帝第四子,被大贼李自成抓了。大贼嘛,自然有大气度。李自成没杀他,封了他个国公。

  后来,李自成败了,部下一个姓毛的将军带他逃到了河南,隐名埋姓,当了一年多的农夫。清军清剿李自成手下的“流贼”越来越急,毛将军离开了他,另寻生路。他只好一路乞讨,回到了祖籍凤阳。

  在凤阳,他得到了一位姓王的前明给事中收留,改名为王士元。

  又过了五年,王家发生了变故,他无法安身,只得削发为僧,四处化缘。

  化缘时,听说南京光复,新皇登基,特地来南京认个亲戚。

  见自己叫了半天,一个搭理自己的人都没有,“朱慈炤”悲从中来,放声嚎道:“父皇啊!您在天有灵可曾看见?大明朝没有一个忠臣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