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扫奸(七)-第2/3页



  闵遵古汗流下来了。他虽然敬重这些义士,并去南京为金声、江天一收尸棺殓,但敬重是一回事,和他们一起起义却是另一回事。搞得不好,全家人都会掉脑袋的!

  见闵遵古半天不说话,汤斯祜叹了一口气,“闵兄肯为金正希、江文石收尸棺殓,已是高义。此事太过凶险,兄又有妻儿在侧。还是让予去军营走一遭吧”。

  闵遵古脸红了,一股热血在腹内燃烧,“吾有妻儿,难道诸公没有妻儿吗?此事吾愿为。只是烦请沈公派人将犬子送往宣城”。

  “闵兄放心,吾立即派人送令郎走”,沈士柱当即应承。

  生平不射猎,麋鹿随我游。

  入山复不深,未闻虎豹愁。

  今将弃诗书,买刀系马头。

  筋力虽不强,臂后矢可抽。

  雁雉宿高岗,狐兔穴深丘。

  将令飞走惊,一洗诸生羞。

  谁云书生拿不了刀枪?芜湖名士沈士柱振臂一呼,又唤来了一帮手持刀剑的读书人。有书画家萧云从,及其弟萧云倩、子萧一旸、弟子张秀壁;有诗人沈士尊、朱西雍、彭述古、陈香士;再加上汤斯祜、沈士柱、钱澄之、闵遵古、孙继禹、洪一维、汪洪仁诸人。

  这些人带着各自的亲信家仆,居然在闵遵古家集结了两百多“反贼”,万事俱备,就等着清芜采总兵卜从善这条肥鱼入罾了。

  卜从善是河南固始人,李自成打开封时,因为护送周王逃跑有功,被封总兵。为人惯会趋利避害、见风使舵。北京陷落,立即南逃宿迁;清军南下,又立即降清。

  他正想着心思,亲兵王田捧着一封请柬禀报:“大帅,芜湖士绅闵遵古请您赴宴”。

  “闵遵古?”

  卜从善有印象,自己家的妻妾经常去他的布庄灵布,是个伶俐人,买一匹送一匹,还时不时的有孝敬。要是平常也就去了,可大战临头,哪有心情吃酒?

  “就说本帅身体不适,不去”。

  “大帅”,王田谀笑道,“那闵遵古说了,有佳人引见”,王田将“佳人”两个字咬得很重。

  卜从善最是好色,一见漂亮女人便迈不动腿,一听闵遵古要介绍“佳人”给他,立即改口。

  “告诉闵遵古,本帅一定到”。

  作为芜湖县有头有脸的布商,闵家大宅还是蛮大的,山、石、林、泉,布置得颇为雅致。

  酒宴在客厅举办,一张造型古朴的大圆桌,坐了九人。中华自古以来就有天圆地方的说法,使用圆桌的历史极悠久,唐朝便有会食制,宋朝已经普及。圆代表着吉祥,去酒楼吃饭,用圆桌,既聚福又聚财。

  卜从善坐于尊位,左边坐着名士萧云从、萧云倩、萧一旸、张秀壁;右边坐着闵遵古、孙继禹、洪一维、汪洪仁一帮商人。

  大家众星捧月般地围绕着卜从善,殷勤劝酒,好一阵吹捧。

  酒足饭饱,卜从善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是说有佳人相赠吗?佳人何在?

  腆脸笑问闵遵古:“贤弟不是说有佳人要引见给愚兄吗?佳人呢?”

  “佳人?”

  闵遵古大笑:“大帅稍候,佳人马上就到”。

  众人忽然不再说话,须臾,一峨冠博带、丰神俊朗的中年文士,进入客厅。

  这便是佳人?卜从善一楞,旋即大怒,“汝是何人?好大胆!竟敢身着前明衣冠!”

  来人微笑,“吾乃大明崇祯十二年解元汤斯祜,奉恩平侯和宣城沈公之命,来此劝大帅归明。现在,朝廷大军,已克宁国、宣城,兵临太平府。人心思明,谁无汉思?望大帅速速归降,勿做挡车之螳臂,徒增笑耳!”

  “请大帅反正归明,复我中华”,在座之人,一起起身,向卜从善施礼。

  卜从善惊慌失措,许久才回过神,“若是本帅不允呢?”

  汤斯祜脸上不起一丝涟漪,“大帅不允,那吾等只好取大帅之头,来迎监国靖王的大军了”,将酒杯一摔,沈士柱、沈士尊、钱澄之领数十壮士,手持刀剑,蜂拥而入。

  “王田,快叫人来”,卜从善急呼自己的亲兵。

  不料王田进来,嘻嘻一笑,“大帅若领小人归明,小人誓死追随;若让小人当汉奸,小人怕死后没脸见祖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