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徽州(八)-第2/2页



  明军的火铳开始射击,到处都是滚滚白烟和崩豆子一般沉闷的“呯呯”声,不时地有清军栽倒。

  阿哈们弓着腰,用藤牌护住紧缩的身子,快速向明军的营寨移动。藤牌挡不住铳弹,但清军弓腰哈背、紧缩身体,确实减少了身体暴露的面积,有效降低了伤亡。

  阿哈们冲向明军的营寨,寨墙是匆忙砌的土墙,高不到一丈,飞跃可上,弹跳力弱的搭人梯也能上,当然绝大多数清军都架着竹梯登寨。

  知道自己已到了绝境,清军拼了命,明军营寨摇摇欲坠。

  “好,不愧是主子们家里的好阿哈!真给主子们长脸!”

  吴达海赞了一声。心里盘算着,半天,只要半天内能攻破明军营寨,冲过率山,自己这支军队便安全了。

  这股鞑子真凶啊!马进忠皱紧了眉头,“快,用震天雷炸他们”。

  打开成堆的大箱子,明军抱起一个个大铁疙瘩,点燃火绳,向墙下掷去。这些大家伙,十分笨重,一般只用于守城。看着大,声音也很响,但只要不击中要害,一般炸不死人,但却能让人受伤,失去战斗力。更难得的是爆炸半径大,一炸一大片。

  “轰隆隆”,“轰隆隆”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响起,墙下的清军成片的倒下,抱着脚、捂着胳膊,打着滚,不断地哀嚎。

  这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状况最伤士气。清军的攻势不由得一挫。

  “咚咚咚!”

  吴达海亲自擂鼓。

  没受伤的清军继续闻鼓攻寨。

  时间一刻一刻地过去,天色渐渐变暗,清军始终攻不破营寨。

  “报,明军的追兵离我只有十五里”。

  吴达海神色一黯,自己突不出去了,只能固守待援了。

  “上山!”

  作为老将,他在攻寨的同时,早已派人查看了附近地形,发现了一座有山泉水的无名山峰。

  清军缓缓撤退上山,丢下了三千多具尸体。

  山下,明军的营帐围得密密麻麻,水泄不通。

  吴达海陷入了危机,济度十分焦虑,吴达海不仅是全军的副帅,也是自己和顺治帝的堂叔,可万万不能有闪失。

  他问洪承畴:“洪经略,吴达海危急,您看派谁救援比较好?”

  洪承畴不加思索地回答:“非张勇不可”。

  济度也听说过张勇善战,连连点头。

  二人正议着,忽报朝廷派礼部右侍郎祁彻白前来宣旨。

  “祁待郎,可是皇上对我等有什么旨意?”

  “这旨是给张勇的,皇上加封他为右都督”。

  济度对洪承畴一笑,“看来皇上跟洪经略想到一起去了”。

  赵勇接完旨大为感动。顺治帝不仅加封他为右都督,还赐予他冠服、甲胄、弓矢,更有一段语重心长的嘱咐:“当今天下,像你张勇这样的良将很少了。军务不可以无根据地揣测、估计,要观察情况,灵活处理,千万不要自负才华,轻视敌人”。

  君恩难报啊!

  圣上先是拔吾为甘肃总兵;又授予吾三等阿达哈哈番;现在又加封吾为右都督。吾在明朝,不过一副将。还是大清好!

  顺治帝连番加恩,令张勇感激涕零。

  其实这只是顺治帝的性格特点:喜欢一个人,恨不得把心掏给他,一旦翻脸,又恨不得踏上一万只脚,令其永世不得翻身。

  济度令张勇率两万甘陕绿营去救吴达海,洪承畸怕张勇兵力不足,又派麾下骁将高弟,率一万河南绿营协助。

  剩下的五万兵马,不敢抽了,得分守各地。这是防守方相对进攻方的弱点。防守方不知道进攻方的进攻地点,所以必须要分守要地;而进攻方则可以集中兵力,攻其一点。自从尼堪战殁后,明清的攻守态势开始互换,由清攻明守,变为明攻清守。所以,清军虽然在率山以北还有八万兵马,却只能抽出三万救援吴达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