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藩(十)-第2/4页
“轰!轰!轰!”
山上匪军的土炮射出了死亡之花。
大炮数量不多,又没有使用开花弹,杀伤力有限,土兵冒着炮火,向山下的匪军军阵冲去。
土兵一万五千人,匪军一万六千人,人数双方差不多。但土兵的装备比匪军差得多,战力也不如匪军。尤其是武大定的八千中军,俱是身经百战的积年老匪,战斗经验极丰富。
刚开始,土兵凭着一膛血勇,尚能和匪军相持。慢慢地,开始招架不住。
见明军气沮,武大定率着身边的五百亲兵,亲自冲锋。
这五百人无一不是杀人如麻的悍匪,一个冲锋就冲乱了明军阵角。
“杀!”
武大定一刀将安锜挥作两断。
安锜的惨死,耗尽了土兵锐气。他们纷纷后撤!
“明军败了!”
“败了!”
“败了!”
匪军狂喊,动摇敌人士气。
战败的声音,似滚雪球般扩大,土军大溃,损兵五千,不得不撤出青神。
打了胜仗,欧阳直却乐不起来。
“大帅,不对劲呀,对面的明军只有万余,明军的主力去哪了?”
武大定也纳闷:“是啊!李定国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两人铺开地图,仔细思索,忽然一同尖叫:“不好,眉州!”
高大的眉州城赫然在目。
“唉!千载文化之乡,竟成战场!悲乎哉!”
龚应祯一袭白衣,目中居然含泪。
这眉州乃是三苏的故乡,读书人心中的圣地。龚应祯身为士子中的一员,触景伤情。
李定囯笑骂道:“好了,龚兄,您就别矫情了。等打下了眉州,吾再重修书院便是”。
话音未落,三声炮响。
城里的武国治率军冲杀了出来。
作为武大定的儿子、匪军少主,大家都让着他。二十多岁的武国治,没吃过亏,不知道李定国的厉害,带着五千人,直扑李定国的中军。
李定国冷笑:“就这么点人,也敢攻吾中军?不知死活”。
号旗挥动,亲自率军抵住武囯冶,又令窦名望、陈健左右夹击,匪军大溃。
“少帅,快撤!”
亲兵护着武国治逃回城。
“攻城!”
李定囯下了军令。
“杀!”
明军潮水般冲向眉州城。城里的袁韬、武国治拼死顽抗。
眼看就要攻破眉州城,忽报青神方向出现了匪军援兵。
武大定留了两千兵马守青神,亲自来援眉州。
战争是千变万幻的,至此,双方的战略目标均告失败。
武大定想引诱明军在青神决战,未能实现;李定国想偷袭眉州、围歼武大定,亦未能实现。
糊里糊涂之间,眉州成了双方决战的主战场。
“杀!”
武国治、袁韬从城里杀出,响应武大定。
“杀!”
窦名望、陈健率军迎住。
“弟兄们,随我杀!”
武大定大土匪的狠劲上来,亲自往前突。
李定囯一言不吭,亮出了帅旗,率着两千“老本贼”冲向武大定。
双方从上午打到下午,难分胜负。各自的军阵全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战成了几百团。
“杀!杀!杀!”
又一支奇兵突至,靳统武部赶到了眉州。
靳统武是个急性子,很急!
他奉李定国之命,领兵一万,去取蒲江城。一路上日夜兼程。为了节省时间,连饭都不做,顿顿啃干粮,楞是把五天的路程压缩到了三天。
快有快的好处。驻守蒲江城的武国用部五千匪兵,完全没料到明军会来得这么快,只得匆忙应战。
飞快的几道雪亮寒光,武囯用还没反应过来,脑袋就被靳统武给砍了。
“快,抛弃一切辎重,只带七天干粮,全军赶往眉州。去晚了,就捞不到主力打了”,靳统武大吼。
就这样,全歼了武国用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眉州,成了眉州之役的胜负手。
“哗啦”,靳统武一刀砍倒武大定的帅旗,却找不到匪首的影子。
袁韬、武大定这样的大土匪,对危险有一种本能的直觉,跑起来疾如闪电、快似旋风。
众匪逃到彭山,明军追到彭山;逃到邛州,追到邛州;逃到大邑,追到大邑;一直逃入成都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